13. 第 13 章(2 / 2)

蔣大姐跑去找兵團領導協商了一下,很快就過來幾個大兵,領著女知青們去了一間空營房,又張羅著給她們準備飯菜、飲用水什麼的。

大兵們還告訴大家:營隊裡最近正在搞基建,到處挖坑,你們新來的,還不熟悉我們這兒,天黑了你們彆亂跑,免得掉坑裡。

大多數女知青們都聽從安排,乖乖坐在臨時營房裡,等著大兵們過來送飯送水。

王雪照仔細打量著這間營房。

在荒漠裡建城池,當然是就地取材比較好。

但這裡是戈壁,現場取泥燒磚不合適……因為缺水,也沒有大量的木柴,所以營房多是平房結構,材質是黃泥。

沒一會兒,大兵們就拎了滿滿六桶熱水過來,說這些熱水是給女知青們的生活用水。

營地裡也沒有電,大兵們弄了兩個點著了的火把和兩個沒點著的火把過來,交代女知青們,

“這火把是我們自己做的,一根能燒兩小時左右,你們人多,給你們四根……省著點用。另外我們領導說,你們是女同誌,愛乾淨,在戈壁灘裡走了那麼多天肯定很難受了吧,這些熱水給你們洗漱用,也省著點吧!”

看著他們小心翼翼、非常寶貝那幾桶熱水的樣子,王雪照連忙問了下他們,平時軍營裡的水是哪兒來的。

大兵們被王雪照的美麗給驚豔住,麵紅耳赤地挪開目光,告訴她:

——連隊裡自己有打井,每年有六七八三個月是雨季,地下水也會跟著漲,連著九十十一這幾個月都會有水用。

十一月開始下雪,水井裡的水也能用……大家會把水井裡的水當成飲用水,再取地表的雪水當成生活用水。

開春雪化後才是真正的旱季,水井裡沒了水,地表也沒有雪。所以部隊每隔兩天就要派車隊去附近的八一冰川取冰回來融成水給大家用。

這麼說,條件還是真艱苦呢!

王雪照含笑對大兵們說道:“好好好,那這幾桶水我們會省著點用,謝謝同誌們!”

大兵們低下頭,紅著臉逃出了女知青們的營地。

女知青們開始商量怎麼分配這六桶水,最後商定了:十九位女知青、加外蔣大姐,隊伍裡一共二十位女性,所以每四人用一桶水,鄺勵紅剛剛才生了孩子,讓她一個人用一桶。

鄺勵紅連忙推辭,但眾人都勸她好好給自己、也給孩子洗個澡……做好個人清潔,才不容易生病。

鄺勵紅隻得謝過大家。

接下來,女知青們拿出自己的臉盆,開始分水,然後洗頭洗澡。

這就很考驗省水的功力了。

每人隻能分到半臉盆水,如何才能又洗頭又洗澡呢?

王雪照比較有經驗。

前世她讀研時,為節省時間而選擇住校。同宿舍的一位室友就是省錢達人,為了省水卡的錢,她每天都會去飯堂拎一桶免費的自來水,走上十五分鐘、爬上五樓才回到宿舍,再把水桶放在陽光下,讓陽光烤熱冷水,然後用半桶水來洗頭洗澡,剩下的半桶用來洗衣服……

當時王雪照看到這一幕時,都驚呆了。

雖說後來王雪照資助了這位室友,但室友這種極致的節水方式……

深深地讓她震驚住。

現在,要挑戰半盆水洗頭洗澡洗內衣褲?

難度確實大,但可以一試。

接下來,王雪照按照前世從室友那裡學到的招式,先用自己的飯盒和搪瓷杯先添滿了乾淨的水,然後開始解開頭發,準備洗頭。

這個年代能用上洗發膏的,都是富裕人家。

王雪照以前能用上。

但下鄉後,何文靖沒給她準備洗發膏,隻有一塊香皂。

還虧得前兩個月她一直病歪歪的,根本沒力氣洗澡洗頭,所以香皂還剩下小半塊。

那現在就用香皂來洗頭吧!

王雪照下鄉前,剪的是西瓜皮發式。

兩個月沒剪,頭發長到垂肩程度。

她小心翼翼地用了小半杯水,先將頭發打濕,然後雙手互搓香皂,揉出豐富的泡泡往頭上揉……

搓洗到滿頭都是泡泡時,王雪照喊了薑幗英過來,讓她幫忙,一點一點地端著搪瓷杯,將杯子裡的水慢慢往自己頭上澆。

一杯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