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應戰,以觀敵陣之威,是關羽最後的決定。
從樂觀的角度來說,陳到如此,說不得是迫不得已之舉,想要先破徐州軍,再回援廣陵。他有那個實力嗎?先得看看。
敵軍的實力擺在那裡,不承認不行,關羽唯有隨機應變。
倘若被他看出,陳到的進攻,的確如他所想?那麼,敵之所欲我之不欲,徐州軍可以學習之前的白耳軍,穩步後退。
且敵軍陣型的威力,終有一天要展現在戰陣之上,遲看早看,遲早要看。他們的底牌越少,對日後的作戰也越有利。
遠遠看著關羽的應對,陳到不禁微微頷首,換位處之的話,他不可能比關羽做的更好。主將沉穩,徐州士卒亦受其感染。
“關將軍,想一見我白耳軍的真正戰力?好,那就一見。”
令旗舉起,中軍之處,十二麵戰鼓一同敲響,前陣加快了速度。
沉重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與之同時到來的,則是天空之中,箭矢組成的烏雲。看它們的飛行軌跡,落點就在徐州軍前沿。
蹲姿拋射,箭矢在空中走出一個拋物線,上行的速度,看似並不快,所有徐州士卒都能看清。但當它
下降之時,便猛然加快。
盾陣的防禦在前方與正上方,當箭雨落下,一陣與盾牌碰撞之聲響起。此刻,天空之中,又是一朵烏雲出現,並無間隙。
三隊弓兵,交叉換位射,一陣射完,起身退向側後,後陣跟上,進入同袍原來的位置,用一樣的姿勢,再度射擊。
再退,再上,此刻,第一陣弓手已經上箭完畢,假如沒有軍官的重新指示,那麼,他們將連接第三陣同袍,無縫隙射擊。
起身,側後退,三步換箭,動作簡單明了。三陣弓手,數千人的切換,聲音卻隻有齊整的一個,觀之令人賞心悅目。
此種弓陣,最先由高順率領陷陣營,運用與討伐黃巾之時的長社大戰。初次施展,就贏得了朱儁的讚揚,稱為弓兵楷模。
再往後,高順不斷摳細節,陳到白耳軍平時的訓練之中,弓兵演練此陣,要以牛筋輔助,個個位置,不能差半點!
嚴格到極點的訓練,換來的是士卒的肌肉記憶,換來的是戰陣之上的無窮威力。站在陳到的視角,將之看的更為清楚。
難怪要這麼練,身姿步伐差一點,亂一點都不行。種種看似奇怪的訓練之法
,如今都在戰陣之上,展露出效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敵軍後陣,也有步軍弓手放箭,阻擾白耳軍先鋒的進逼。但無論是速度還是威力,都相去甚遠,且……
白耳軍四輪射,敵軍兩輪射之後,高台上手持千裡鏡的觀察手便看清了位置,隨著他迅速無比的打出旗語,轟天炮發動了。
敵軍弓陣的位置,穿雲弓勉強能夠到,卻不能保證威力。但轟天炮,卻是威力與速度兼具,無數飛石,落向敵軍弓兵。
猶如飛蝗一般的落石,下落之時,鎖定的範圍,就是徐州軍弓兵陣的範圍,亦是如同穿雲弓一般,連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