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學以致用(1 / 2)

葉歡在並州忙的不可開交,董卓在東都亦是加緊收攏權力。

大漢光熹元年十一月二十三,“天子下詔”封董卓為相國,總督天下。

十二月,提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勳荀爽為司空,袁逢則因袁紹而被罷免。

太尉崔烈董卓一時沒有動,但已然沒有兵權,隻剩虛位。

北地寒冬臘月之時,葉歡皆奔走在民眾安置的第一線。在大公子眼中,這是為日後不斷的大規模人口輸入打下基礎,積累經驗,可其後果卻出乎意料之外。

郎中王允,學士蔡邕,禦史種暨皆將葉歡安民之舉稱為“大仁大義”。

賈詡嗅到了其中的價值,安排南山書院一眾文人撰文,將前將軍的“義舉”大肆渲染。

一時間並州的這次安民行為,成了大漢光熹元年最為重要的新聞。

原本葉歡就是很多世家子弟崇拜的榜樣,但對有些人來說,大公子到底還是紈絝了一些。

可此事一出,“仁義”之名儘顯,隨著孔融,許子將等名人的加入。太學,各地的族學,書院等,學子們莫不奉前將軍為楷模,“忠勇仁厚,二者得兼。”

對此葉歡欣然接受,好名聲嘛,誰會嫌少?況且他問心無愧,此次卻有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事後大公子才醒覺,這不等於是當年劉備攜民渡江之舉嗎?

“仁義”之名給他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便是並州官場上下齊心合力。原本還有些持觀望態度的官員經此之後,再無搖擺的立場。

另一件則是南山書院招生的踴躍,開春之後的大考,甚至到了十選一的地步。

屋外是皚皚白雪,寒風凜冽,屋內卻是溫暖如春,氣氛熱烈。

南山書院的大講堂經過器物閣工匠的精心設計,針對北地寒冷的天氣采用了“管道供暖”之法。加上源源不斷的精炭供應,便在滴水成冰之時,穿一件厚長衫足以。

不過對學子們而言,顯然是前將軍的演說更讓堂中熱烈起來。

“世人加仁義之名與我身,歡受之有愧,此非謙遜!既為漢臣,就該保境安民,使得各得其所。再言,定邊軍,各處民夫,各地官員儘皆出力,要說仁義,乃是他們……”

葉歡站在台上侃侃而言,聲音清楚的傳到每一個角落,學子們聚精會神,專注聽講。

此刻台下不知是誰帶頭,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前將軍的“演說”不但能引經據典,有理有據,更是每有新意,就似方才之言,又有誰能說得出來。

鄭公葉公在最後排聞聽亦是欣然頷首,尤其後者,看著兒子口若懸河,心中那種滿足感實非旁人可以了解。

葉歡雙手下壓,待得掌聲停了,他又取了講台上的一張絹帛看了起來。

“嗯,這個問題問得好,如何才能做好地方官,誰是劉思?”葉歡微笑頷首問道。

一名俊朗青年在台下起身,對葉歡抱拳施禮。

“安坐、安坐。”大公子揮揮手便道:“有各位前輩在此,歡說這些亦是班門弄斧。不過嘛大家既然問了,倒還有一些小心得,就算是拋磚引玉。”

“大家學的聖賢文章,道理經義,此為綱也!隻是實際施行,卻要因地製宜,各師各法。你當個地方官,天天給百姓講論語,他們也聽不懂,就不如大白話來的有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