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說的是,酒未到口,還防失手,葉悅之此言頗為精辟。不過,劉焉之死,對主公而言乃天賜良機,蜀中此刻還在交接之時,以劉璋此子,怕難以決斷。”
“且以儒之見,葉悅之也未必就會與劉季玉互通消息,即便當真,亦難有效。”
“哦?文優可細細說之,為何葉歡傳訊,也會無效?”董卓想了想,還是問道。
“主公,之前袁紹曹操就造了葉歡的流言,言其是下一個王莽,他以驃騎將軍之身,乾涉蜀中之事,私下倒也罷了,一旦被人知之,豈不是手伸得太長?”李儒一笑灑然道。
“且葉歡雖能用兵,也要有精兵強將才能從之,蜀中諸人,他又豈能熟識?遠隔千裡,軍情不明,要是告知劉季玉該如何如何,說不得還幫了我軍大忙。”
“嗯,文優之見果然高明,看來董某還是對葉歡太過忌憚了。”董卓自嘲的一笑。
李儒立刻擺擺手:“主公,並非如此,觀之前過往,小看葉悅之的,又有幾個好下場?如今之勢,我軍臨漢中,葉歡意在涼州,二者之間,還要一較速度。”
“韓遂麾下雖有大軍,可葉悅之親臨之,也不知他能抵擋多久?”董卓輕輕一歎。
“我軍不可坐觀涼州之戰,葉歡既然下定決心,怕決勝之處,不僅僅在戰場。馬騰亡故不久,人心未定,匈奴烏桓,此間種種,必定會被賈詡利用到極致。”
“主公也不需多想,思之無益,我方唯有拿下漢中,繼而益州,方能與之抗衡。到時陽平關在我手中,即使最壞情況放棄西都,也與定邊有一拚之力。”
“文優,說得好,但葉歡真要對西都動手,某亦要他落個背信棄義。”
“主公,此處卻要觀袁曹二人,能與並州如何糾纏了。”李儒笑的很是欣然,若是放在五年之前,他提起失去西都,便是可能極大,主公也會不悅的,他真的有所變化。
“是以我軍拿下漢中之地,主公暫時還要對張魯厚之,他不是五鬥米教之主嗎?讓他繼續擔當便是,且漢中富庶之地,我軍奪之也要儘量少些殺戮。”李儒認真的道。
“文優放心,這幾年董某亦沒少見並州幽州治政之事,人口興旺,諸業齊進,方是定邊軍不斷強大之本。文優你在此處,還要多多擔待,以免董某之失。”董卓頷首道。
話音未落,帳外腳步聲響起,短促有力,顯然是傳訊士卒快步奔來。
“報……主公、軍師,徐將軍有報,今日午時,陽平關之上,似有漢中援軍前來。”
“好,傳令徐將軍,繼續攻打陽平關,卻不需急於求成。”董卓說話的同時,眼光看向了李儒,似有詢問之意。
“主公,可以下令了,讓樊將軍當即動兵,擾亂漢中,我軍蓄力,一舉拿下陽平關。”李儒出言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