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悅之,你這是在告訴我,你無懈可擊?曹某一切的努力,都會是白費?”帥帳之中,曹操輕聲呢喃,眾將聽不清楚。
唯有在與葉歡對陣之時,主公才會如此,自言自語乃是常態。
“兄長,目下戰況,葉恒葉毅二子皆是不俗,我軍想要將之殲滅或是擊破,當是極難,眼下,又有臧滿之為援……”
提起臧空之名,夏侯惇將軍的眉頭和兄長之前一樣,微不可查的皺了一皺。坦白說,三大王牌之中,臧滿之學葉歡最多。
兩千餘騎,聽上去不多,但那是定邊騎軍,是臧空統領。徐州一戰,夏侯兄弟是親眼所見,九曲如何對付袁術大軍。
一句話,想要殲滅臧空這兩千多人馬,除非
你能營造出他不得不戰的形勢。更要有三倍與之的兵力,才能想上一想。
此刻曹軍有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才讓夏侯惇更為頭疼。
“我軍之計,是否要全力東向,攻擊黃忠的白馬騎與臧霸的泰山軍,若能在此處打開缺口,則可回軍南向,擊破胡風。”
夏侯惇說著,不等曹操回複,自己卻是微微一頓,想了想接著道:“兄長,或可做出東向之狀,引臧滿之前來牽製。”
再接下來,夏侯將軍卻有點沉默。他忽然發現,擺在曹軍麵前的選擇有很多,但也正因選擇太多,卻更難選擇。
聽上去很拗口,卻很能代表曹軍眼下的狀態。最大的問題在於,如此形勢,敵軍在之前是否已有判斷,故意為之。
全軍東向,擺出攻擊黃忠臧霸之狀,是攻敵必救。可一定能讓葉恒葉毅兄弟和臧空去救嗎?萬一敵軍對沛國趁虛而入?
畢竟在黃忠的身後,還有麯義的先登軍和張燕的黑山軍。
和定邊軍交戰多次,夏侯惇清楚,你很難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對手增援不利之上。恰恰相反,他們的反應相當快。
且在青州境內,曹軍一直缺乏詳儘的軍情。最新的訊報,麯義的先登軍主力在齊國,而從齊國至下邳,四天足夠了。
騎軍機動能力超強,步軍亦絲毫不差。缺少詳儘的軍情,六天的時間,你根本無法確定,先登黑山主力,在何處。
包括張遼的鐵騎營,訊報之中,他們南下的腳步停在了魏郡。就葉歡的慣常用兵而言,此舉對戰局無利,可又是選擇。
誰能確定張遼停下的原因?其背後是否有賈詡郭嘉的謀算?
腦海中一時間訊息爆炸,各種想法紛至遝來。夏侯惇最後能做的,還是將詢問的
目光投向曹操,也許兄長比自己看得更清。
身在局中,曹操能夠比夏侯惇看得更清,一時很難判斷。但他知道,必須當機立斷,任何的拖延,都有可能造成敗局。
謀劃良久,曹操並不可能沒有後手,隻是廣陵之處,胡風與陳到聯手,在防守之中展現出了足夠的韌勁。
不到一舉能拿下廣陵的關頭,曹操不會輕易出殺手鐧。一旦不能一擊致命,按定邊軍目下的配置,後續定然猶如海浪。
“眼下之局,若是忽然發動,敵丹陽白耳兩軍的騎兵營直到現在未動,我軍的兵力,很難將之吸引出來,把握最多六成。”
知道要當機立斷,但曹操眼下,也需要妥善的思考。他有殺手鐧,葉歡還有沒有?目前看上去,他想不出定邊軍後手何在?
“不會,以葉悅之的用兵,賈詡郭嘉的謀算,不會不做最壞的打算。如今各路敵軍,皆是有恃無恐,難道……”
“葉悅之是在等曹某先行發動?然後再後發製人?”
和夏侯惇一樣,曹操腦海之中,也有很多設想,正如臧空之前所說的那樣。性格多疑,隻要他想,我軍就能得利。
曹操的多疑,在戰場上是優點,葉歡的評價絕非調侃。
之所以被定邊軍加以利用,其實根本的原因不在多疑,而在雙方的實力對比。比如夏侯惇最為頭疼的軍情,曹操亦然。
他對戰場的判斷,絕不如龐統那般清晰,或者說,在雙方軍情對等的情況下,他的判斷,至少要比鳳雛晚三天。
軍情同等,幾乎不可能,晚上三天,足以決定很多事情。這是一場對曹操絕不公平的對決,事先就已經注定。
“傳我軍令……”半晌之後,曹操終於不再猶豫。
——內容來自【咪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