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分出增援無當飛軍的兵力,大約在八千上下,過少,對付不了六曲,過多,車胄的攻擊十分淩厲,他還需要應對。
張海龍親自率領迎擊敵軍的騎軍,有多少?四百騎!
已經是當前戰陣,他能分出的極限兵力了。和曹洪的原因一樣,再少,他就不在具備壓製無當飛軍的能力。
四百騎軍對八千步卒,單聽數量,即使前者是王牌六曲,對麵亦不是當年的黃巾。一軍七防,六曲都要處在下風。
不過戰場,不是數字的簡單累加,否則這一戰,張海龍胡風就不用打了。眼下的局麵,還是三萬定軍,壓著八萬敵軍打。
張海龍並不覺得,自己沒有機會,恰恰相反,六曲的機會不小。
首先,曹洪的分兵不是主動而是被動,是被戰場形勢所逼。且車胄的反擊恰到好處,敵軍是分批離開主陣的,陣型不整。
沒有堅固的陣型,哪怕是一萬敵軍又如何,六曲照樣敢硬上。且看了敵軍的動作,他們在運動戰之中調整的能力,並不強。
其次,雙方激戰七八個時辰,士卒都已經疲勞。同樣的疲勞狀態下,定邊軍的優勢會越來越大,那是無數次實戰證明的。
張海龍親領,四百六曲士卒會有無窮的戰術,不讓敵軍組成堅固的戰陣,一旦他們被打亂,疲勞感就會劇增。
最關鍵的一點,六曲並不是孤軍奮戰,縣城之中,還有三千廣陵士卒奔向戰場。他們可沒
有經曆苦戰,是十足的生力軍。
至於廣陵軍的戰力,這麼長時間合作下來,張海龍看的十分清楚。絕不在曹洪所部之下,經曆實戰之後,更發揮出了訓練優勢。
如此一來,戰術便在張海龍腦海中迅速成型了。六曲要用最快的速度接近敵軍,突襲也好,襲擾也罷,亂敵陣型。
有著之前對敵軍戰力的了解,張海龍深信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不用長,盞茶功夫,廣陵軍就能趕到戰場,到那時……
雙方的戰力,至少可以拉平,那麼在激戰之中。定邊軍的步騎配合,更快的戰術調整,陣型變換,優勢都能發揮出來。
兩軍合力,擊潰曹洪的分兵,再回師殺向無當飛軍,隻要丁毅作戰得力,是完全能拖住對方的。敵軍的崩潰,就是時間問題。
所有的戰術,想法,形勢判斷。寫起來要上千字,但在臨陣大將的心裡,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恐怕都不需要一秒鐘。
散兵突擊陣型,此戰第二次出現在戰場上。它的威力,之前在對無當飛軍的突襲之中,早已被驗證,曹軍士卒亦看得清楚。
六曲的衝擊力,在此陣型加持之下,更為恐怖。尤其敵軍的反應實在太快,在援軍還沒有合攏陣型之際,已然到來。
麵對張海龍的親自衝擊,曹軍前陣明顯有些慌亂,正如胡風判斷的那樣。敵軍的陣型可為熟練,訓練亦不差,但那是平時。
運動戰之中,對軍官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