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陣之要,隨機應變,四字卻有千變萬化。
曲寧做的對嗎?尤俊做的對嗎?黃忠做的對嗎?
這些一線主將在陣前做出的抉擇,也許在事後的探討之中,未必正確,或者說,未必足夠正確,但他們也不會猶豫!
當你站在胡風張海龍的視角,聽見同袍不來增援,毅然堵截五倍與自己的敵軍,作何感想?會不會信心倍增?
當你站在曲寧的視角,看見六曲那一隊,哪怕是三百士卒的援軍!又會作何感想?尤俊自己已經很困難了,不忘同袍。
同樣,我的援軍剛剛排出,黃將軍的援軍很快就到了,一切不用溝通,一切不用言語,都是將軍們對戰場最直接的反應。
但為全局,不惜一隅,但為同袍,不惜自身。所有的定邊軍士卒,軍官戰將,在預感到危險的時候,第一反應永遠是犧牲自己。
這樣的同袍,這樣的配合,說給軍隊增加兩成戰力,不過分吧?
由於戰場的不同,幾處援軍之中,尤俊擠出的三百騎軍,對戰局的影響更大。當候選看見六曲援軍之時,又作何感想?
三百騎軍,對萬餘人的戰場,很多情況下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
是定邊騎軍有所不同,王牌六曲,則是不同中的不同。
尤其在他視角,六曲加上陷陣,更是不同中的不同的不同的不同!
三百騎軍人數不多,可有了騎軍加入,讓曲寧的指揮,戰術的運用,有了極多的可能性。他甚至可以嘗試,更冒險的做法。
騎軍散陣突擊,又是這個戰術,在徐州戰場上第三次運用。無論多少次,都是那般的令敵軍震撼,也包括自己的同袍。
陣型一起,攻勢一起,再多的敵軍也擋不住。很多百戰老兵和軍官在六曲發動攻擊的一刻,心中就有了肯定的結論。
看過一百次,到一百零一次,你依舊會為同袍的勇猛動容側目。
久戰的疲勞,渾身的鮮血,絲毫不能影響六曲衝陣的氣勢。人數也不能,三百人也好,三千人也罷,哪怕一個,都是一往無前。
敵軍可以震撼,同袍除了震撼之外,必須配合。這一回,曲寧第一次親自上陣了,三百騎軍,五百步卒,配合猶如一人。
你想用弓兵對付六曲,本來就是極難,在曲寧的衝擊之下,你的弓手也許能放出第一箭,到第二箭就會收到極大的阻礙。
想要用圍攻控製六
曲的散陣?先登二軍士卒,不會給你機會。雖然他們知道,敵軍就算圍上去,六曲也會有應對之道。
但那不重要,我的同袍不惜生死,拖著疲勞的身軀來為我拚命!那麼,我唯一的回應,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他們的屏障。
用說嘛?用言語嘛?用軍令嘛?一切都不用。當曲寧挺身而出的那一刻,先登二軍士卒上下一個心思,保證六曲衝擊。
勢若瘋虎,摧枯拉朽。最強的衝陣騎軍,配合最強的衝陣步軍,二者之間協調一致,對麵的曹軍唯有一條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