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2 / 2)

而遭受到炮擊和步兵攻擊的陣地,在損失了近二十人之後終於頂住了這次進攻。隻不過帶隊的軍官看著身後稀稀拉拉的士兵有些欲哭無淚,他可是帶著滿編的連隊防守這個陣地,但是現在陣地上喘氣的連一半都沒有。

這才打了半天不到,他的人就損失一半了,這讓他想到一戰的血肉磨坊。其實這完全沒有可比性,隻不過防守的法軍傷亡過大產生的幻覺,而且法軍在貝魯特才多少人,哪裡擔得起血肉磨坊的稱號。

我們將視角拉起來,觀看整片戰場局勢就能發現,法軍陣地已經被衝擊的七零八落,很多地段已經易手,而這自然讓防守陣地的法軍31師師長阿爾尼克少將坐不住了,他現在辦法也不多,隻能向指揮官孟德萊克求援。

“司令官閣下,我們防守壓力太大,迫切需要援軍。”

在電話那頭,身為城防司令的孟德萊克靜靜的聽著阿爾尼克少將的求援電話。對於攤頭陣地的危機情況,他自然知道,隻不過他手頭沒機動兵力能有什麼辦法。

彆看目前貝魯特已經聚集了該地區法軍絕大部分兵力,但是總共才6萬多人。哪怕英軍已經派出一個旅的增援(在發現羅馬尼亞登陸船隊後,貝魯特法軍立刻求援,駐紮在巴勒斯坦海法的英印21旅,立刻急行軍趕了過來不可謂不快),但是貝魯特的兵力也不到4萬。

而且這些人還要分散到各處防守,這也導致明知道灘頭防守是最據有優勢,但是依然隻有一個師的兵力防守。(彆問什麼要守攤頭陣地,沒有人能眼睜睜的看著敵人源源不斷的安全登陸)

對於這種局麵,其實早就在孟德萊克中將預料中,而且在他的計劃中,也沒有決戰灘頭的念頭。

在他計劃中,灘頭不過是用於拖延對手的手段。他的目的並不是將羅馬尼亞軍隊擋在海灘上,而是延遲對方的行動,為來自英軍的增援取得時間。

畢竟在貝魯特的守軍隻有4萬不到,沒有任何資本與進攻的羅馬尼亞軍隊對抗。

雖然他有放棄攤頭陣地的打算,但是不代表他願意看到半天時間就這樣放棄,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攤頭至少需要守住兩天,而現在彆說兩天一天都沒有守到。

隻不過現在的情況讓他不得不為此考慮做出取舍,是再守一陣,拖到晚上撤出部隊,還是現在就組織撤退。

當然按照他的想法,最好就是趁著夜色撤退。這既能保證部隊順利撤出來又能完成他新的設想,簡直兩全其美。

隻不過這辦法需要讓攤頭部隊再守住半天才行,這也是孟德萊克最為擔憂的一點。要是陣地被突破,那麼敗退的部隊短時間沒辦法繼續使用,這對貝魯特的城防非常不利。

但是現在要撤出來,那麼就需要考慮撤退造成的混亂和損失。陣前撤退一直都是個技術活,而且是難度最高的那個,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這裡栽了跟頭。雖然現代化的軍隊讓這個選擇不再那麼可怕,但是其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依然讓每一個指揮官慎重考慮。

作為城防指揮官的孟德萊克當然也不例外,而在一番考慮之後,他做出了決定讓其防守到夜色降臨。而為了防止可能出現被擊潰的局麵出現,他還咬緊牙關抽出兩個營的兵力為31師提供增援。

孟德萊克瞻前顧後的決定,對於守軍而言完全是一個災難,雖然他已經派出了兩個營的兵力,但是灘頭法軍更本沒能抵擋住來自羅軍的進攻,在下午四五點的時候,陣地被羅軍突破,守軍大潰,完全沒有能力再組織起來。

而登陸的羅軍官兵也懂得審時度勢,立刻尾隨著敗兵攻入城內,這讓孟德萊克後悔不已。

隻不過一切都晚了,攻入城內的羅軍就像釘子一樣插入其中,再夜間打垮三次法軍的進攻後,終於站穩了腳跟。而緊隨其後源源不斷的登陸部隊,與法軍在貝魯特城內不斷戰鬥。在這其中裝備衝鋒槍與噴火器等巷戰利器的羅軍,更是利用人數的優勢將法軍逐漸逐出各個地點。

到第三天法軍已經被逐出了貝魯特,而其期待的英軍增援,則還陷入巴勒斯坦與約旦民族起義當中。

這次由聖裔家族領導的起義,沒有足夠的統計數據,不過事後的報告中至少有三十萬人響應。這些阿拉伯人在羅馬尼亞的建議下,並不與英軍戰鬥,反而利用自己熟悉當地情況,不斷破壞道路,並且騷擾英軍,讓其企圖對貝魯特的增援完全泡湯。

麵對貝魯特淪陷的局麵,身為中東英軍最高指揮官的韋維爾上將知道,接下來的局麵艱難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