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2 / 2)

德國、奧匈和俄國因為各自的利益,分彆隻增長5%、5.5%、6.1%的提高讓大眾汽車公司還保證了不錯的競爭力,至於英國由於汽車製造商的分散,儘管也提高了7.8%的關稅,對大眾公司沒有太高的挾製力,在這個國家大眾汽車依然處於統治地位。

儘管整車出口受到了挾製,不過依托較低的工資和規模化的流水線,大眾在歐洲汽車市場依然占據了68%的份額,依然是各國汽車製造商的頭號目標。

而零部件出口得益於現有的市場規模,讓大眾也有很不錯的收益。在年底通過海關的統計中,1913年汽車零部件出口達到6412.3萬列伊的出口量。

由於汽車大量的運用,現在歐洲的石油用量也達到865萬噸的使用量,其中來自波斯的石油和俄國巴庫的石油占據市場的41%的用量。而羅馬尼亞由於政府和王室的資金,也讓其石油占據了市場的18.7%的份額,剩餘的份額都被標準石油所拆分的美國石油公司所占據。

值得一提的是在拆分標準石油公司時,埃德爾和羅馬尼亞政府要求贖回,之前標準入股的羅馬尼亞石油公司12.5%的股份。不知道出於歐洲眼看要大戰還是什麼原因,讓洛克菲勒同意了羅馬尼亞的舉動。為此埃德爾和政府拿出4500萬列伊的資金購回了羅馬尼亞石油公司的12.5%股份。而標準石油通過7年時間讓入股的資金增長4倍的舉動,在當時也算一件讓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在除了汽車和石油出口之外,羅馬尼亞另一大主要出口項目就是傳統的糧食出口。在1913年底的統計中,羅馬尼亞今年糧食出口量達到317萬噸的出口新高。其中主要作為牲畜飼料的玉米出口達到了136萬噸,而小麥出口有所消減也是達到了87.4萬噸,其他種類糧食出口量93.6萬噸,主要是大麥,燕麥和土豆等農作物。其中有39%的糧食是作為深加工後,出口到國外。

埃德爾通過這份數據可以看出,現在羅馬尼亞人民的生活質量在逐步提高,作為主食的小麥在產量達到新高的同時,出口量反而在萎縮,可以看出大量的小麥都被本國人民所消耗。而作為榨糖的原料甜菜基本沒有出口,這也說明現在羅馬尼亞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民眾在解決基本溫飽後,開始追求起生活質量。

哪怕是其中糧食和汽車出口量增加緩慢,今年羅馬尼亞出口總額也創下了新高達到13.78億列伊,進口總額也是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11.98億列伊。

作為政府最為關心的財政收入上,今年羅馬尼亞也達到了6.12億列伊的稅收總額,其中貢獻最大的是進出口關稅,達到了1.47億列伊,僅次於關稅的是工商稅收達到6740萬列伊,然後是農稅4870萬列伊,剩餘的是其他林林總總稅收。

至於在現在社會占據大頭的增值稅現在沒影呢,埃德爾在前世也不是學習稅務出身,所以對於現在各國都普及的稅收,羅馬尼亞政府都有,而對於還沒有出現的稅種他也不知道。

ps之前饅頭因為辭職找房等原因暫停了更新,現在我要補回來。至於時間嘛,那就慢慢來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