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地上,土耳其軍隊在遭受突然襲擊的情況下,紛紛丟棄陣地向內陸退卻,英國突擊部隊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率先衝上海岸。至此,德國軍事顧問奧托·馮·讚德爾斯已洞悉對方計劃中的加裡波利登陸戰,火速調動軍隊至戰區。土耳其軍隊掘壕堅守,依據半島複雜的地形建立了強大的防禦體係,又在該地集結炮兵部隊。
在英法軍隊準備擴大戰果時,隱蔽在陣地中的土耳其士兵一起開火,把正在攀登懸崖的英軍也打了個措手不及。
1915年3月3日,聯軍的首輪登陸行動宣告失敗,卡登上將也被當作傷員送回英國。
發現單純依靠海軍無法奪取海峽之後,判斷一定要以陸軍占領加裡波利,才可得到達達尼爾海峽控製權。協約國在埃及和希臘群島倉促中集結了一支遠征軍,七萬八千名來自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和法國的士兵陸續抵達戰區。其主力由當時在埃及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軍隊組成,即澳新軍團。英國兵部大臣赫瑞修·基欽納任命有“詩人將軍”之稱的英國陸軍上將伊恩·漢密爾頓負責指揮這次戰役。
與其對陣的是由馮·讚德爾斯率領的土耳其新編第五集團軍,有八萬四千人。當協約國遠征軍抵達時,兵力已被對方超過,土軍居高臨下,火力又占壓倒優勢。
根據計劃,英軍和澳新軍團在同一天,分彆從兩個不同登陸點上岸,英國軍隊從海麗絲岬登陸。在英國登陸之前,澳新軍團先在更北麵靠近伽巴帖培的海灘登陸。
1915年4月25日夜,在掩護艦隊實施炮火準備後,協約國部隊同時展開登陸行動。由於澳新軍團士兵大多沒有接受過夜間登陸訓練,再加上對半島地形一無所知,錯誤地登陸在目標以北的一個無名小灣(今澳新軍團灣)。同一天,英國和印度部隊在海麗絲岬遭到土耳其猛烈火力攻擊。法軍在海峽對麵,達達尼爾亞洲一邊登陸,但第二天撤退加入英軍。雖然建立了灘頭陣地,登陸軍根本就無法把部隊有效展開,實際上陷入了不穩固的、難以防守的立足點。
土耳其軍隊在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的指揮下,隨即進行了猛烈的還擊。經過一夜的混戰,雙方死傷慘重,已登陸的1.6萬名澳新軍團士兵在土耳其軍隊炮火的壓製下,被困在臨時掩體中動彈不得,接下來的幾天,雙方陷入了僵持的局麵。
1915年5月1日,土耳其軍隊大舉反攻協約國部隊最南麵的一個登陸場。在戰鬥中,英國戰列艦歌利亞號、凱旋號和威嚴號相繼被擊沉。結果英國撤離了大批艦隻,這樣一來,登陸部隊便失去了海軍的支援,也失去了火力優勢。
1915年5月6日至8日,協約軍向克裡希亞進攻,死傷慘重,最終失敗。19日土耳其沿著整個澳新軍團前線發起反攻。士兵在一連串自殺式衝鋒中戰死。澳新軍團無法占領預定的山頭目標,他們被困守在一條從海灘到前沿不過400米的單薄的陣地上。
隨著夏季的來臨,上坡上遍地屍體,帶來痢疾、腹瀉和腸熱等疾病。半島上的澳新軍團士兵因氣候不適導致非戰鬥減員持續增加。但協約國為了贏得此次行動的勝利,又調配了3個師的英軍前往半島。
與此同時,馮·讚德爾斯也在集結土耳其軍隊,準備迎接新一輪的進攻。
其實在二月的時候奧斯曼就收到情報,英法軍隊打算在達達尼爾登陸的消息。不由由於這個消息中對於時間和地點的不確定(某人忘得差不多了),奧斯曼沒有引起重視。在戰爭中奧斯曼情報係統的混亂,還有這個消息在當時太過於驚人和大膽,50萬英法軍隊打算登陸達達尼爾,攻擊伊斯坦布爾。
當然這些消息都是隱藏在背後的羅馬尼亞國王埃德爾提供的,他這是為了削弱在戰爭中英法的實力,讓戰後兩國不能對羅馬尼亞有太多的管製。在埃德爾的戰後計劃中,巴爾乾地區和東歐都要有羅馬尼亞的影響力,這位為了羅馬尼亞的經濟,也是為了其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