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君所在的要塞,擂台賽依然在持續進行。士兵們在擂台上揮灑著汗水,展現著自己的力量和技巧,而阿君則在一旁默默觀察,心中籌劃著隊伍的未來。
然而,就在這時,一支暗族的部隊悄然從各個邊塞方向進入邊南。
然而,暗族所未曾預料的是,邊城除了擁有如壹紫仙王那般絕世強者外,邊南地區還隱匿著阿君這樣的絕世高手。
在暗族的認知中,整個邊城絕不可能出現兩位域王境的強者,他們認為戍守邊南要塞的人族將領中,實力最強的不過是黃題,一位域仙境修為的將領。
暗族自信滿滿,認為隻要他們從四麵八方同時發起進攻,黃題必然會顧此失彼,難以兼顧。在他們看來,占領邊南要塞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易如反掌。
然而,就在暗族悄然出現的那一刻,阿君便已經感受到了他們的氣息。
他站在訓練場上,目光掃過繼續進行的擂台賽,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暗自思忖:“終於忍不住要行動了嗎?我已等待你們多時”。
阿君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暗中傳音給戍邊的將領黃題,簡短而有力地警告:“戒備,敵襲”。
這短短四字,如同晴天霹靂,讓黃題大將震撼不已,身為域仙境的他,至今尚未感知到任何暗族的行動跡象。
一個百夫長怎能做到如此敏銳?即便是出身大家族的子弟,也難以企及這種能力。
黃題心中雖然充滿疑惑,但他依然下令加強要塞的警戒,調動兵力,準備迎接可能的攻擊。
在黃題的指揮下,士兵們迅速進入戰備狀態,整個要塞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暗族悄然推進數百裡時,黃題大將終於察覺到了暗族的蹤跡。
他沉聲下令:“果然是敵襲,放進了再打”。
這一刻,黃題對那位能先於他察覺敵情的百夫長阿君,不禁刮目相看,心中充滿了敬意和讚賞。
擂台賽在緊張而激烈的氛圍中持續了三個時辰,百名士兵經過一番龍爭虎鬥,終於完成了比賽。
按照原計劃,阿君隻準備給予前十名的士兵以獎勵,但麵對突如其來的暗族敵襲,他慷慨地決定給每位士兵一顆珍貴的四階丹藥,用以快速恢複他們的體力和修為。
阿君的這一慷慨之舉,深深打動了士兵們的心,他們對阿君無不感恩戴德,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敬仰和忠誠。
阿君不僅是他們的領袖,更是他們的恩人,他的大度和慷慨贏得了士兵們的心。
站在士兵們麵前,阿君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大家彆忙著謝我,接下來會有一場戰鬥,諸位隨我一同殺敵”。
士兵們麵麵相覷,有的疑惑地問:“百夫長大人,此刻沒有敵人的蹤影,如何殺敵?”。
阿威立刻站了出來,他的聲音如雷鳴般響起:“百夫長大人讓你趕緊恢複實力就是,哪來的那麼多話,百夫長大人說有敵人,那便是有敵人”。
現在的阿威,已經完全崇拜於阿君的腳下,他不僅是阿君命令的忠實執行者,更是阿君理念的堅定信仰者。
在遇見阿君之前,阿威在邊城是個桀驁不馴的士兵,他幾乎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
自從來到邊南,親眼目睹了阿君那超凡的實力和高超的領導手段後,阿威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幾乎變成了阿君的忠實追隨者,阿君指向東方,阿威絕不向西行一步。
阿威有時甚至會對自己如此信服一位看起來比自己年輕許多的阿君感到不可思議。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困惑,但同時也被阿君的魅力和能力深深折服。
世間之事往往充滿了不可預測性,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最終卻真實地展現在人們麵前。
阿威的拜服並非個例,阿君麾下的不少士兵,心中所想與阿威如出一轍,他們對阿君的敬仰和信任是一致的。
雖然阿君隻是一位百夫長,但他身上沒有絲毫的官僚架子,他將士兵們視作自己的兄弟,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
在阿君的心中,這些士兵從祖輩開始便堅守在邊城,為人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他們是人族真正的英雄,對於這樣的英雄,阿君怎會不給予最高的敬意和關懷。
在距離阿君三千裡外的一處要塞,戰鬥在一瞬間打響,暗族與人族的廝殺激烈展開,然而,這場戰鬥並沒有像暗族預期的那樣輕易取勝。
多虧了阿君提前向黃題大將透露了暗族的動向,使得三千裡外要塞的戰鬥,並沒有像暗族設想的那麼簡單。
在阿君的提醒下,人族士兵們早已做好了準備,嚴陣以待,暗族的數次進攻,如同海浪一次次衝向岩石,最終都被人族堅固的防線打了回去。
“可惡,他們好像早就知道我們的行動,做好了準備”,暗族將領在遠處觀察著戰局,他的臉色陰沉,眼中閃爍著憤怒與不甘。
這次的失利,讓暗族將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他無法理解,為何人族能夠如此迅速地做出反應,為何他們的計劃會如此輕易地被人識破。
在暗族的營帳之中,氣氛緊張而壓抑。
將領的下屬站在他的麵前,聲音顫抖著,帶著一絲憂慮和恐懼說道:“大人,如果此次無法攻下人族要塞,神王那邊恐怕不好交代”。
暗族將領聽到此言,心中的怒火再次被點燃,他怒吼道:“本王不知道嗎?”。
他的聲音如同雷霆,震得營帳內的空氣都似乎凝固。
下屬們感受到將領的憤怒,急忙跪地請罪:“小的多嘴,小的多嘴”,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恐慌和求饒,生怕將領的怒火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最後,暗族將領並未對他們進行懲罰,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下達了命令:“你,再次組織隊伍,準備第二次進攻,此次,務必拿下人族要塞”。
“是,大人”,下屬們齊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