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來的早,還有許多位置不錯的空地兒,江米夏和宋景韞選了一處合適的,擺攤叫賣。
針線笸籮幾乎是每家每戶都需要的東西,剛剛擺好了東西,便有人來問價格。
“有襯布的要四十文,沒襯布的要三十文,不還價。”江米夏回話。
“嗬,你家這東西賣的可不便宜。”來問價的是個大嬸,砸了咂嘴,“旁處的隻要二十五文呢。”
“什麼樣的東西賣什麼樣的價錢,你瞧我們家笸籮這收編兒,平整不說,接頭處都給藏裡麵了,保準不掛針線不磨手,還有這笸籮地兒,你看,專門加了底兒的,厚實耐用,還防臟防水,這要是不小心放到沾水的桌子上,也不臟針線。”
江米夏解釋,“也不怕大嬸去旁處看,比較比較,咱們這看著是貴幾文錢,可用起來是真順手,便宜的東西這買的時候是覺得便宜了,可用著咋也不順手,得鬨心多長時間?”
大嬸拎著那針線笸籮左看右看,看果然是跟江米夏說的一樣,忍不住點頭,嘴上卻道,“你也彆想著哄我,我先去旁處瞧一瞧,待會兒再過來。”
“成。”江米夏也不主動攔,隻目送大嬸離去。
不多會兒的功夫,那大嬸又折返了回來,也不說旁的話,隻拿錢袋子數錢,“要兩個,一個帶襯布的,一個不帶。”
“好嘞,一共七十文。”江米夏收了錢,給了她東西。
今天趕集的第一筆生意,完成的可謂十分順利。
不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江有成的手藝沒得說,又在她的勸說下在底兒那多編了個邊兒,這樣的針線笸籮相當於有了一個底座一樣,的確不容易沾水沾土。
農家大都吃喝從地裡刨,可這穿的許多得靠買,布匹針線東西不便宜,大都愛惜,這樣的貼心設計,自然受人歡迎。
江米夏成就感十足,吆喝聲比方才更大了一些。
而很快,嘩啦啦一群人圍了上來。
“不錯。”
“看起來很耐用的樣子。”
“編的挺精細的。”
“我要一個不帶襯布的。”
“兩個帶襯布的。”
“一個帶的,一個不帶的……”
看著一群或年輕或年長的婦人在這兒買針線笸籮,大有一副哄搶的模樣,江米夏自己都張大了嘴巴。
“各位嫂子嬸嬸大娘,你們這是……”
搞團購批發來了?
“小娘子也彆被嚇著,我們都是正常買東西。”一個上了年歲的大娘笑嗬嗬道,“我們是看白氏買了這針線笸籮,所以都來買呢。”
從她出攤到現在,也就剛剛那個貨比三家的大嬸來買過,這位大娘口中的白氏,應該就是她了。
不過……
“那我多嘴問一句,為何白嬸子來買針線笸籮,你們也要買?”江米夏道。
“新來東街擺攤的吧。”一個略年輕的婦人插了話,“看著你就有些眼生,也難怪不知道這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