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忙活下來,單單是一個茶葉罐子要問茶園這裡要多的價格,便是幾近三百文了。
“無妨。”周管事不以為意,“還是那句話,隻要茶葉的名聲響亮,東西賣的出去,這茶葉罐子的錢不在話下。”
原本一斤茶葉若是賣到府城的茶行,不過也就是兩百多文錢一斤而已,自己炒製發酵,再配上這樣一個茶葉罐子,這一斤茶葉可以往一兩、二兩銀子以上的賣,這其中的利潤,可就比從前多多了。
周管事算的明白這個賬,隻跟江米夏商量著第一批茶葉罐的數量。
總歸是第一次開始賣這個茶葉,起初是宜少不宜多,周管事和江米夏商量之後,便先定下來了一百二十個茶葉罐的數量。
時值夏季,正是夏茶出產之時,便隻燒上九十個盛裝夏茶的罐子,剩下的三種,一樣十個,隻做展示之用。
商量好茶葉罐子,周管事又去竹編作坊這裡看了看,又訂下來了一些采茶用的竹簍和曬茶所用的笸籮。
臨近周管事告辭時,江米夏拿了十幾個竹編的扇子,讓周管事帶回去。
扇子輕巧,看著也精致,周管事也沒客氣,隻儘數都收了下來,並且約定好,二十日後,他再來江家村這裡取貨。
江米夏滿口答應了下來。
交代朱永武這裡加緊製作茶葉罐子,江米夏也忙著把這一批燒製的茶盞和茶杯給趙記那送去,此外則是給鄭記那送竹編的扇子過去。
茶盞和茶杯的質量如舊,趙掌櫃那如數全收,又預定了一些瓷枕,蓮花碗等類的東西。
鄭記這裡對竹扇也十分認可,當下便下了一大筆的訂單,要買上兩百把的竹扇。
除了縣城這裡的鋪子要正常對外銷售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往府城那送一些,看一看銷量如何。
這樣的單子,江米夏自然是應了下來。
談好的事情,孫掌櫃送江米夏出門,“江娘子這裡心思細巧,這東西當真是沒得說,不過我也在想,既然能編的這麼薄的扇子出來,是不是也能做出來竹編的折扇?”
“江娘子也知道,主子家也做碼頭船運的生意,這碼頭成日人來人往的,許多人不是運貨就是趕路,這若是出門在外,拿個扇子是最好不過,可紙折扇易拿卻也易損壞,這竹編扇子雖然輕便,可到底是這麼大一塊,包袱裡不好放,還得惦記著手拿,著實不大方便。”
“要是能有像折扇一般折起來,但是又是竹編的扇子,結實耐用就好了,這樣的扇子,隻怕會更加好賣呢。”
孫掌櫃咂咂嘴,卻又有點不好意思,“不過這東西咋個說,有些東西兩者不能兼得,我也隻是這麼想,不見得一定能編的出來的……”
要是這些東西編不出來,那他剛才說的話,就有點強人所難的意思了。
江米夏抿嘴笑了笑,“不瞞孫掌櫃說,我也在想這個事兒呢,咱們北方還好,到底熱的時間短,若是南邊那,夏天時間長,這扇子用量也大,若是能有又方便帶,又輕便的扇子,那絕對是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