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屬實大逆不道,趙春茂沒有敢說出口,忙住了嘴,略低了低頭。
但唐誌川卻也透過趙春茂的神情知曉了他未出口的言語,眼睛越發眯了眯,「年輕人心高氣傲,是尋常事,倒也可以理解,先進去吧。」
唐誌川原是個十足的文人。
文人的身上大多有著濃重的書卷氣,斯文且儒雅。
但唐誌川的祖上卻是武將出身,曾跟著太祖出征平定天下,唐家人的血脈中也就有著根深蒂固的威嚴之感。
此時的唐誌川雖沒有發怒,但其輕描淡寫的話,卻也足以透著讓人呼吸不暢的壓迫感。
趙春茂方才的意氣風發和毅然決絕此時幾乎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內心的惶恐不安。
直到唐誌川的背影已經完全消失在視線中,趙春茂這才抬起了似灌了鉛的雙腿,遲疑地向前走去。
此時的一眾貢士,皆是按照順序依次進入中苑宮的左右偏殿。
按照順序依次坐好後,由唐誌川與禮部尚書一並打開了此次殿試的考題,由內侍分發給所有等待殿試的貢士。
所有貢士在拿到考題之後,皆是迫不及待地打開,去看考題。
之間那疊的方正的宣紙上頭,端正地寫著幾個字——「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一眾貢士見狀,皆是眉頭微蹙。
這是《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一句話,本為「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