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盛京之五·1(1 / 2)

霧行三刀 汪九合 3844 字 10個月前

[]

陳岱和樓鏡台這回撲了個空,陳岱帶著手下搜羅了一圈,半個人影也沒有。

常盛鏢局已是人去樓空,樓鏡台默然立在庭院裡,低頭看著被射殺的鴿子,不知在想些什麼。

陳岱低聲與趙海之交談幾句,兩人並肩朝樓鏡台走來。

陳岱心中窩火,沒好氣道:“走吧小公子,這夥人早就瞞天過海地溜了。”

“信鴿的信能給我看看嗎?”樓鏡台沒動彈,隻是指了指地上的鴿子。

趙海之沒推辭,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個錦囊遞給了樓鏡台:“小公子請。”

樓鏡台打開錦囊數了數,共十二張:“可有漏網之魚?”

陳岱嗤一聲:“都在這兒了,牧旻箭術神技,怎會有錯漏。”

“我先前並不知趙大人箭術高超,是我多嘴。”樓鏡台撚著字條稍思索了一下:“陳大人,趙大人,這些字條上的兀室文字每張都意味不明,甚是模糊,為什麼?”

“為什麼?”陳岱擰眉:“他們必定是有暗號唄,能隨便讓你看懂就怪了,奸細又不是傻子。”

“對啊,他們又不是傻子,為什麼要用這麼明顯的法子傳遞消息?”

陳岱張口欲辯,趙海之卻同意道:“我心中也有疑問。”

樓鏡台沿著庭院兜了一圈,立在台階旁:“淩晨風沙極大,到處塵土,可廊下分明是清理過的,若他們早與兀室勾連,早便預備跑路,今早又何必打掃?”

“若他們就是故意想要我們誤解呢?”陳岱駁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我猜測,許是臨時有什麼事使得他們棄下屋子走了,但多半不是兀室在外城叫囂之故,兀室計劃絕不是臨時起意,他們該早做準備才是,不必這麼急迫,非要在今天走。”

“為何時機這樣巧?兀室人一來他們就走了。”陳岱跟著趙海之走到樓鏡台身邊,問道。

“也許湊巧的是我姥爺下葬。朝廷在意這個時機,兀室重視這個時機,江湖人也會利用這個時機。常盛鏢局裡的人一定有自己的隱秘,隻是我們一時間理不出頭緒。”

“也有可能是報複。”趙海之突然說道:“江湖人多恩怨,常盛鏢局人去樓空無非三種可能,一是與兀室勾連,現在看幾率很小;二是江湖恩怨,借官府的手警告報複常盛鏢局;三則是有其他人轉移矛盾,故意把火引到常盛鏢局身上。”

陳岱接著問道:“是和尚那夥人麼?他們圖什麼?和尚他們與兀室有勾結?”

樓鏡台用一種憐憫的眼神看向陳岱:“陳大人,多用心仔細想一想。昨日不就已經試探出清戒他們應當是朝廷派來的,不然為什麼我一提到朝廷,清戒便不得不要暗處的人支援他,朝中早有人對郭將軍積怨,拿我姥爺屍身作由頭,好問郭將軍個治軍懈怠,更甚可能會定郭將軍與兀室人勾連之罪。”

趙海之認可樓鏡台的說法:“不少人都把將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