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盛京十九·1(2 / 2)

霧行三刀 汪九合 3852 字 10個月前

達日阿赤下令後撤,撤出三裡整頓。

李添誌同陳岱站在城牆上,看見兀室鳴金收兵,互相拍拍肩膀,俱都鬆了一口氣,守軍也歡欣雀躍,鼓聲響起,傳達了危機暫時度過的訊息。

夥食營的灶頭兵立刻用筐裝著乾餅和燉菜上城牆,該換崗的換崗,小股工兵背著裝備出城,整修被石頭擊中的護牆,一切工序都有條不紊地進行。

郭師理在剛才兀室來襲時一直留在臨時議事處內,細細地看著盛京周邊地圖的沙盤。

李添誌同陳岱回了議事處,摘了頭盔,向郭師理齊聲行禮:“將軍好。”

“回來了。”郭師理捏著小旗子,目光沒有從城池上離開。

李添誌和陳岱把剛才的情況細細講過。

郭師理意料之中地點頭:“他們這次吃不小的虧,起碼要休整五天以上。”

李添誌接道:“我們已經派工兵們連夜將坑挖寬,他們明知道有坑也過不來。”

陳岱說道:“對,我們招有的是。”

郭師理笑笑:“若說守城,隻要武器和糧食夠,他們就攻不下來,我開誠布公地告訴你們,守不是問題,維持活口才難。”

李添誌昨夜與郭師理議事時已知曉,他垂頭默不作聲。

陳岱不知道皇帝的手書,問道:“我們的糧食十分充足,起碼能堅持三個月以上,難道三個月還等不到後援麼?”

郭師理終於把視線對準陳李二人:“我與山海關的府尹蔣大人是舊識,他半月前才調任到山海關,先前的柳過溪是廖相一派,便也沒寫信給他去討二皮臉。”

山海關的蔣歸墟曾與郭師理是同屆考生,蔣歸墟是新科狀元,郭師理是當屆探花,郭師理棄文從武,蔣歸墟硬著頭皮在渾濁的朝廷裡維持自己的硬脊梁,不肯與廖相黨派同流合汙。

在如今越往南越安全的局勢中,蔣歸墟臨時從江南織造局被調派到山海關任府尹,頂替廖黨的柳過溪,不過是廖相扶持黨羽,明升暗貶的老計策了。

郭師理儘力穩住左腿,走到貼在牆上的大地圖前,用手指連接盛京和山海關:“我剛收到蔣大人的回信。現在還留在城中的全是離開盛京就實在無處可去的人,我給他們找了新的活路,蔣大人答應山海關內可以接納盛京流民。我們守還是照樣守,願意走的這幾日就要陸續離開盛京。”

陳岱皺眉:“將軍,願意走的什麼意思?”

郭師理背對著他們,陳李看不見他的表情:“願意走的包括守軍,死守盛京沒意義的,想走的都可以走。”

李添誌不知道郭師理竟有如此計劃:“您怎麼辦?他們是行伍中人,怎能擅離職守?戰死是他們的榮幸,誰敢走?”

郭師理不認可:“他們怎麼能算是擅離職守?他們是去山海關儘自己的責任,他們在盛京死戰也沒有任何意義,盛京不算最重要的關隘,山海關才是,隻要山海關不破,他們就無法擠進關中。”

陳岱腦子亂成漿糊:“那皇上怎麼想?我們擅自調兵,不怕皇帝給我們按上個謀反的罪名嗎?廢太子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