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唐閩珣用了什麼借口。
反正過了元宵節,唐辛夷那邊就收到了唐老太太的火車班次。
十七那天,唐辛夷和莫嶺夫妻兩個就陪著唐老太太下鄉來了。
還是熟悉的村口,還是熟悉的吉普車。
路過的村民們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
自從唐知青的姐姐調到縣城以後,村口隔三差五有小汽車出沒。
古月村眾人表示,他們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了。
隻不過,這次下來的人,除了唐知青的姐姐,姐夫以外,還有個衣著考究的老太太。
老太太的頭發全白了,臉上也都是皺紋,但步履從容,走路穩健的很,一看就知道身體倍兒棒。
桂花奶奶看到這樣的老太太羨慕不已,去年她養豬,養著養著身體受不住了,隻能把手藝交給年輕人,自己退居二線了。
因為身子不好,一個冬天都沒怎麼出過屋子,這是天氣好不容易暖和了一些,才被允許出來的。
“翠兒,改天你也問問唐知青,有沒有什麼身體好的藥方,我也吃吃。”
黃小翠無語的緊,不過也順著婆婆說:“改天我問問。”
唐老太太是沒注意到這個小插曲的,她隻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還是鄉下好啊。”她感歎道。
城裡生活方便,但對她一個老太太來說,還是喜歡鄉下的慢生活。
“奶奶。”
“媽!”
唐老太太瞬間收回視線,看向跑來的兩對夫妻,臉上笑開了花:“哎,哎。”
一家人圍在一起親親熱熱的,唐半夏說:“咱先回家,外麵有點冷。”
“好,好。”唐老太太一手拉著蘇楠,一手拽著唐半夏,笑的合不攏嘴。
年紀大了,就喜歡小輩承歡膝下,可在京市,隻有她和死老頭子。
死老頭子還經常不在家,她自己一個人在家,不知道多羨慕人家彆人家的歡聲笑語。
這不,小兒子一給她寄信,她就包袱款款的下鄉來了。
至於死老頭子,跟工作過去吧!
回到家,落了座。
唐老太太第一時間就是摸脈,先是唐半夏的:“崽崽,你懷相很好,不怕,到時候奶奶陪在你身邊,保你平安生產。”
唐半夏有些疑惑,就看到溫沐白在老太太背後衝她擠眼睛,她從善如流的應了下來:“有奶奶在,我不怕。”
然後就是蘇楠。
“楠楠,你多吃點有營養的,身體虧空的厲害。”唐老太太叮囑道。
這個小兒媳婦本來做的就是危險的工作,後來好不容易退下來,還被發配到牛棚裡去。
乾的多,吃得少也休息不好,哪怕是鐵人也受不住的。
“我記下了。”蘇楠笑著應了一聲,又補充道:“崽崽已經在給我們調理了。”
隻不過以前虧空的太厲害,一時半會不見成效而已。
中醫講究治本,治療的時候難免就慢一點。
更彆說調養身體本來就要一年起步,沒有說一下子就把身體調養好的。
“我摸出來了,崽崽醫術越來越好了。”唐老太太欣慰的很。
家裡這麼多孩子,也就隻有一個崽崽,繼承了她的衣缽,還青出於藍,讓她如何能不欣慰呢。
再然後是唐閩珣,“你跟楠楠一樣的毛病,少賣點力氣,多吃點好的,慢慢就補回來了。”
在之後是溫沐白:“小白的身體好多了。”
溫沐白也是一樣的毛病,身體虧空。
其實這年代,基本上沒有身體不虧空的,沒彆的,大家都缺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