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宅子最好在郊區有十幾二十畝田地的人家。
她故意讓她們學禮儀規矩,不是為了養大她們的野心。是為了開拓她們的眼界見識,以後能開通些。
她們是女子,女子在古代生存比男人難多了,希望她們以後不要過於重男輕女,進出伯府時能落落大方,待人接物也大方得體。
她是女子,第一世就出生在西漢,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知道女子在古代的地位,也知道見識,眼界對女子的影響。
她不會因為想幫她們就給銀錢,這個大口子不能隨便開。但是能幫她們具備獨立支撐家的能力。
在郡主府閒暇事,跟著從宮裡出來的繡女學刺繡,就這一項技藝就足夠她們以後能獨立支撐門庭的能力。
規矩禮儀也能讓她們見到大戶人家的管事,主母,小姐之類不會畏畏縮縮。也能大方應對。
因為她深知古代對女子的束縛,才早早的為她們三打算。
“麗華(大妮),麗萍(二妮),麗茹(三妮),還記得以前家裡過的什麼日子嗎?”坐在搖晃的馬車中,昭君問三位侄女。
“二姑,我記得。”麗茹年紀最小,性子也最活潑,一聽二姑的問話,馬上舉起小手回答。
麗華,麗萍笑眯眯的看著三妹,讓她說。
她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跟著二姑,被洗腦的差不多了。
知曉姐妹之間不要嫉妒,多謙讓,能相互搭把手就搭把手。
昭君也知道麗茹的性子,“好,你就說說以前家裡什麼情況?”
“嗯,咱家以前比村裡好些人家日子要過一點,但是也沒有多好。日子過得可窮了,一個月還沾不了一次葷腥。
我爹我爺奶他們都說,咱家以前比村裡人過得好是因為二姑,現在過得好,也是因為二姑。
哎呀,咱家要是沒有二姑可咋辦啊?”後知後覺的麗茹,突然覺得沒有二姑一家子可咋辦啊,咋呼的一拍大腿,那表情,很是搞笑。
麗華,麗萍姐妹倆,捂嘴直樂,顯然她們是習以為常,知道三妹是個什麼性子。
“是,姑娘家嫁的好,是可以給娘家帶去好處。但不能一味的幫補娘家,逢年過節,父母生日時,可以補重禮。
隻是要記住,不管以後去了哪一家,自己要有本事。萬一對方撐不起家,你要有能力撐起家。自己有本事,也能在夫家挺直背脊。
不用看他們家人的臉色,隻要大麵上過得去,你就不用擔心名聲。要名聲,但不能讓自己太受委屈,憋屈,還影響自己的孩子……”
“二姑,我們曉得。”三姐妹差不多同時說。她們知道,二姑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懂的東西比她們多,願意教她們也是為她們好。
“記住,但是不能忘本。不管以後去哪家,條件多好,都彆忘記你們以前過過什麼苦日子。
要記得,憶苦思甜……”
大侄女也到了相看人家的年齡,她乾脆一起教她們。
最近有一些小地主家上門求親,她打算等年底調查一波,看看都是些什麼情況,再做決定。
侄女們嫁進小地主家是最好的,最好彆嫁那些讀書人。
想光耀門楣可以啊,嫁進地主家,以後自己生孩子培養他們。
馬車晃晃悠悠的,很快就抵達了南城門口。
還沒有下馬車,就聽到外麵翻天的喧鬨聲,“春竹,出去看看,外麵發生了什麼事?”
“是。”一直坐在門簾邊上的春竹,掀開門簾的一角。
“七叔,外麵發生了什麼事?”趕馬車的車夫是府中專職車夫張七。
“春竹姑娘,外麵有一大家子在吵架。正吵的很凶。”
張七也隻是聽邊上的閒言碎語幾句,知道個大概。
多的,他也不曉得。
裡麵的昭君已經聽到,馬車穩穩當當的停在粥棚邊。
幾人下馬車,粥棚外排著長長的隊伍。
隊伍邊上,一大群人圍著另一個大圈圈,裡麵吵鬨罵人聲不絕於耳。什麼臟話都有,有老婦的叫罵聲,有滄桑的中年男聲的懇求聲。
還有小姑娘,婦人的嚶嚶哭聲,也有孩子的哼唧聲。
周圍不少的勸解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
昭君沒有看熱鬨的習慣,徑直走進了粥棚,她不愛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