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話聽起來很好,似乎不計較什麼,但實際上卻燒掉了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書籍!】
【既然修書為何要焚燒其他書籍?】
【無非就是加強皇權的統治罷了。】
如果僅僅是前麵幾項,還不能完全揭示乾隆的昏庸本質,那麼“奢靡無毒,重用奸佞之臣”則足以暴露他作為“昏君”的本質。
乾隆總是過分熱衷於功績!
特彆是在取得了一係列的“文治武功”之後,他開始沉浸在無法自拔的自我欣賞之中!
此外,他還喜歡將自己與古時候的明君帝王相比較!
但是不得不承認,大清的國土確實異常的遼國,國庫相較於之前也異常的豐盈,而且人口也達到了前所有的數量。
因此,當年過七十之後,他開始自豪地覺得自己的長壽無人能及!
他甚至與劉徹、武則天等古代帝王相提並論!
特彆是在他的曾孫得子、五世同堂之後,乾隆命人調查曆史上是否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紀錄。
後告知,曆史上可考證的帝王中,隻有他一人達到這樣的境界,這讓他欣喜若狂。
於是,開始毫無節製的進行賞賜,隻要曾孫們結婚,他就紛紛散發豐厚的賞賜!
民間如果有五世同堂者,隻要上報核實後,皇帝都會重重賞賜。
在乾隆的七十大壽和八十大壽上,他更是把奢靡發揮到了極致!
因為當朝皇帝崇尚虛榮,所以官員們和皇子皇孫們都競相獻上禮物,以諂媚取悅。僅僅是‘無量聖佛’就有一萬七千九百六十三尊之多。
各個國家的附屬國更是爭相慶賀乾隆的大壽,得意洋洋,慷慨地回贈了他們高於他們的賀禮的數倍禮物。
此外,乾隆舉辦了兩次“千叟宴”,年過六十歲的文武大臣都被邀請參與宴席。
這兩次盛宴,共光是銀錠子就花費了百萬餘兩。
他揮霍無度,這一點毫不掩飾。
然而,乾隆卻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他還曾經狡辯。
他如此這般的揮霍無度對百姓們而言就是一種“恩賜”。
另外,乾隆還極力提拔和珅。
和珅這個人,可以說是曆史上無與倫比的大貪官。
談論物質財富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無人能及,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