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之中很多精銳的能臣良將,也都跟隨著隊伍一起前行。”
“但是這些原本應該是朝廷之中的肱骨大臣在這次出征之後,又有多少能夠活著回來呢?”
“此時朱祁鎮也不知道,接下來他將會遭受到巨大的**。”
“這個隻有23歲的帝王,此時在內心之中感覺到無比的興奮。”
“在他內心之中一直覺得王振給他的提議是非常正確的,禦駕親征也是最好的選擇。”
從客觀上來說,朱祁鎮對於這一次出兵的失敗需要承擔主要責任。
因為他負責政務的經驗比較少,現在又是在沒有任何從軍打仗的經驗之下把軍權交給了王振這個太監。
如果朱祁鎮把軍事指揮權交給這一次一起行軍的任何一個武將都不會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發生。
但是朱祁鎮顯然沒有認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後果!
太監王振也是導致這些事情發生的罪魁禍首。
在大明朝的軍隊出征的同一天,幾百裡外的大同也發生了一場大戰。
這一場大戰的地點發生在洋河,而大戰的結果則是明軍全軍覆沒。
雖然這一場大戰並沒有朱祁鎮親自參與,但是也凸顯了他的廢物。
因為這一次大戰,雖然明軍是有備而來但是兵權卻仍然是在太監的手中。
如果說朱祁鎮信任的太監能夠有曆史上的鄭和這般有能力自然也就罷了。
但是能夠得到朱祁鎮信任的太監實力卻是一個比一個更差。
不過即便這樣,這些人仍然得到了朱祁鎮的絕對信任。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會有絲毫意外,這場戰鬥以大明士兵的全軍覆沒告終。
除此之外,領軍將領朱英也被當場斬殺。
隨軍的太監郭敬反而因為躲在草叢中裝死逃過一劫。
這支軍隊之中的大將隻有石亨這一個主將逃了回來。
不過他手下也是損失慘重無比,隻有他自己落荒而逃。
對於一支軍隊的指揮官來說這當然是巨大的恥辱。
但是十分也是幸運的,因為不久之後他就有機會來為死去的同胞報仇。
戰勝的也先先是打掃了戰場,然後等待著自己對手到來。
而此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