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市紀委出手(1 / 2)

江寧市有火車站的縣城兩個,其中一個就是隔壁的曹州縣,南下的京廣鐵路就路經此地。

龍海縣並沒有火車站,在交通上是一個腳步拉屎的可憐地方,所以,葉炳文和馬向遠想要南下,隻能去曹州縣。

一大早,葉炳文在老家洗完臉刷完牙,連早飯都沒吃,就先去了縣公安局。

馬向遠這時候已經來了,他也和約定的一樣,拎著一件手提包,裡麵塞的都是衣服。

九二年的治安還是很嚴峻的,尤其是京廣鐵路沿線這一帶,葉炳文處於被停職階段,沒辦法攜帶配槍,但馬向遠可以,證件和配槍都得帶齊,除了不穿製服,其他一如既往。

無非就是上車後,需要和跟車隨行的鐵路乘警報備一下,以免引起誤會。

江寧市公安局這邊牽頭提前跟羊城公安局打好招呼,外出辦差,就等於去人家的地盤執行公務,必須要和當地公安溝通好。

上午九點,縣局這邊派了個人,開著黑普桑,將葉炳文和馬向遠送到了曹州火車站。

因為上個月有位老人南巡講話的原因,京廣鐵路這趟列車上的乘客每天都在爆滿狀態,彆說臥鋪了,就連硬座都塞滿了人。

一名名外出打工的遊子攜家帶口,扛著被子,裹著細軟塞滿了整輛列車,就看不到什麼衣著光鮮的人,全都是一個個灰頭土臉的農民,他們眼神裡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興奮和向往。

有的孩子也就七八歲,滿臉懵懂地跟著大人縮在角落裡啃著饅頭,或吮著手指。

這就是九二年第一批南下務工的寫照。

他們世世代代務農,過夠了靠天收的日子,隻要能離開家鄉,隻要能掙到錢,去哪裡?怎麼去?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要出人頭地,是要活出個人樣。

葉炳文和馬向遠在快中午的時候,跟逃難一樣擠上車,在這種情況下,馬向遠最怕的就是配槍丟失,所以很小心翼翼地保護著。

可這一路至少需要兩天三夜,他總不能一直守護,所以,在撐了兩站路之後,還是找到隨行乘警,要了個休息地方,兩人這才算是能鬆口氣了。

……&……

另一邊。

就在葉炳文踏上南下的列車時,江寧市的鬥爭也迎來了最嚴峻的時刻。

今天上午。

市政府這邊就牽頭辦了一場企業家座談會。

雖然市委班子這邊對於鳳琴的絞殺逼迫很緊,一召開市委會議,就是在指責聲討市政府的工作這問題那問題,但於鳳琴依然穩如磐石,什麼工作都推開,一門心思就撲在經濟建設的問題上。

以鄭凱峰為首的一批投資商撤資後,江寧市的經濟就明顯出現了停滯,給就業問題造成不少衝擊。

因此。

於鳳琴這些天什麼都沒乾,把所有撤資罷工的項目全進行了一遍實地調研,整理出來數據後,重新尋找的新投資商。

可江寧現在的口碑在外地也是傳來了,大批原本想投資的老板也學聰明了,就抱著錢進行觀望。

投資商又不是傻子,很多時候選擇投資一個地方,就是衝著一二把手的關係來的。

他們也怕萬一投了錢,領導換人了,新來的領導跟自己沒交情,那所投的項目也基本上就等於撲空,到最後求人無門。

所以。

於鳳琴這次想拉投資非常難,幾乎每天腳不沾地地跑,還是沒能說動多少外地投資商。

無奈之下,她就想了個辦法,召集江寧還剩下的一切企業家,想讓他們合作合作,把鄭凱峰等人撤資的項目給承接過去。

當然,論財力和資曆,這些商人肯定是沒有鄭凱峰的那麼財大氣粗,但於鳳琴是抱著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思維來的,再說了,能吞多少項目就吞多少,實在吞不下了,她再去想辦法。

今天來參會的這些商人,從身價幾百萬到身價幾十萬的都有。

上午十點。

市政府會議室,幾十張座椅全滿了,參會的不僅僅是江寧市本地的企業家,還有發改局、招商辦、工商局等一些相關領導。

對於商人而言,這場會議太明顯了,就是來要錢的。

所以,在座的企業家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充滿了戒備,臉上的笑都帶著幾分警惕。

政府的工作就是如此啊,想方設法地搞錢,隻有搞到錢才能解決民生問題。

“來晚了來晚了,不好意思啊。”

差不多十幾分鐘後,於鳳琴拿著保溫杯,一臉笑嗬嗬地從外麵進來了:“剛才跟萊澳市政府那邊通了會電話,聊了聊來咱們江寧考察的事情,就給耽擱了。”

於鳳琴故作漫不經心地這麼一說,其實就是在釋放一種信號,要營造出江寧目前營商環境很好的狀態。

江寧眼下全市的民營企業,除了鄭凱峰他們這些以地產為主的大投資商外,剩下的本地企業,就是一群靠著實業吃飯的了。

幾乎都在今天這張會議桌前坐著,鏡頭一掃,不是某某食品廠老板,就是某某軸承廠負責人。

這些人也都是前兩年在江寧改革的浪潮中,從國營單位手裡接過來的虧空爛攤子,當然,也是靠著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在逐漸轉虧為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