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1 / 2)

邊靜玉到底沒敢穿著沈德源的同款衣服晃悠到沈德源麵前去。

畢竟,他是一個矜持的人。

等到大家一起坐下來吃飯時,邊靜玉又重新換了一身衣服,把自己珍藏的偶像同款鄭重地收了起來。沈怡懷著一種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心情看著邊靜玉在自己親爹麵前裝成了一副淡定穩重的樣子。

#說!我和我爹同時掉水裡,你選擇救誰#

#上一條腦內彈幕撤回,我不可能這麼幼稚#

#總之,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管管#

沈德源當了一些年的京官,在京城中起居都有人伺候,生活可算是養尊處優的,但在被流放後,他和沈思都隻能自己動手照顧自己了。就算姚縣令有心要照顧他們,礙於他們犯人的身份,讓他們住了單間、免於勞苦就已經很照顧了。要知道,就連姚縣令自己家裡,也就隻有負責做飯的老廚娘一個下人啊。好在沈德源起於微末,彆說自己做飯打掃,就連田地裡的活都會做一些,倒也逐漸適應了。

等到萬金商行和當地百姓有了合作後,老百姓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當地民風淳樸——以前的外來人員覺得當地民風彪悍是因為當地人把他們視為了入侵者——有了老百姓們自發的感恩和照顧,沈德源和沈思的生活環境才漸漸好起來。比如說他們現在住的房子,那就是老百姓們趁農閒時造的。

邊靜玉和沈怡來時並非是飯點,正是上下都不靠的時候,廚房裡根本沒有預備吃食,沈德源就親自下廚給他們做了一碗麵條,麵條是現揉的。住在附近街上的老百姓們得知沈先生的小兒子風塵仆仆地趕來了,這家端了醬肉來,那家送了水果來,等沈德源煮好麵條時,桌上竟也擺得滿滿當當的了。

邊靜玉端著麵條,情緒非常激動。

“不就是一碗麵條麼,瞧把你感動的!”坐在邊靜玉身邊的沈怡小聲嘟囔著。

邊靜玉不假思索地反駁說:“這不是一碗普通的麵條!這可是伯父親自給我下的麵條!”在邊靜玉眼裡,這麵條是閃著金光的!邊靜玉每一口都吃得很虔誠。沒想到沈伯父這麼厲害,連麵條都會做!

沈德源和沈思都不餓,但也舀了一些麵湯,陪著兩小子一起吃了些。

屋子裡沒有旁人,外頭也沒有人偷聽,沈怡這才小聲說了玉米的事。沈德源頓時放下一顆心來,新糧種要是推廣得好,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怪不得皇上不僅召了他們回去,還讓他們官複原職。

沈德源一時間感慨頗多。他既覺得愧對家人,又欣慰於小兒子長大了。他既有種終於熬出了頭的喜悅,又更感激於邊家人的儘力奔走。他心裡有苦儘甘來的興奮,但更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複雜感觸。

沈思這幾年的變化也很大。此時的讀書人都以矜持內斂為美德,沈思以前就很內斂,現在瞧上去卻爽快了很多。他的皮膚也變黑了,雖說這黑無損於他的樣貌,卻讓他看上去不那麼像“讀書人”了。

邊靜玉舍不得把這碗麵條吃得太快,就放下碗說:“怡弟,你不是帶來了伯母她們的信件了嗎,快些拿出來給伯父和大哥看吧!”說著,他又看向了麵露期待的沈德源和沈思:“我特意做了妮兒和盼歸的畫像……”妮兒是沈姐姐的孩子,沈姐姐和離後帶著女兒住在娘家。盼歸就是沈思和虞氏的孩子了。

沈德源和沈思被流放時,妮兒剛出生,盼歸還在娘親肚子裡。他們都沒見過兩個孩子呢!聽聞有了孩子的畫像,他們哪裡坐得住啊,忙叫沈怡拿了過來。父子倆湊一塊看著畫像,眼眶都有些紅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這話是有下一句的。若是到了傷心處,哪裡還能忍得住!

等到沈德源和沈思把家書看完,又把孩子們的畫像看了一遍又一遍,邊靜玉碗裡的麵條才下去一半。沈德源收拾整理了一下心情,見邊靜玉一口一口吃得很小心,便說:“可是麵條做得不合胃口?若是不喜歡吃,彆勉強……”反正後院裡養了好些家禽家畜,剩下的麵條倒給它們吃,這也不算是浪費。

邊靜玉僵硬了一下,不等沈德源把話說完,呼啦呼啦地把剩下的麵條一口氣吃完了。

就連一點麵湯都沒有剩下!

沈德源:“……”

所以,這到底是喜歡吃,還是不喜歡吃?

等到他們吃完、把桌子都收拾了以後,姚縣令就來了。他其實早就想過來看看了,又怕打擾了沈德源和兒子說貼心話,就略等了一等。姚縣令時不時就要去山裡走訪,整個人都已經成了一塊黑炭。

姚縣令同樣起於微末,到了三十多歲時才考上進士。得知沈德源和沈思順利平-反、官複原職,姚縣令忙對他們說了恭喜,又和邊靜玉聊了聊姚和風的學業。最後,姚縣令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沈德源知道姚縣令心裡的擔憂,便說:“姚兄放心,我既然要回去了,你憂心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本朝的縣令三年一換,三年後按考核或平調或升遷。但嚴格按照三年一換這標準來的,隻會是那種被人盯著的富裕地方。像南婪這種偏遠而難以出政績的地方,因為沒什麼人想來,被派來的縣令又往往在朝中沒有人脈、難以出頭,縣令基本上都要連任一期,那就是六年。姚縣令就要待滿六年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