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五十五章(1 / 2)

敲鳴冤鼓這種橋段,也就在戲文裡能有個跌宕起伏的劇情,並在最終有個大快人心的結局。在現實中,除非上位者想要借這個機會搞倒某些人,他們默許了整件事情的發生並出手保護了告禦狀的那個平民百姓,那麼被告的那個大官才有可能被告倒。否則,在一般情況下,被告的人都是告不倒的。

鎮國公剛剛回京述職就遇到了這種事,平民百姓們還在觀望,貴勳們卻都各有各的默契。在他們看來,如果皇上想要搞掉鎮國公,那麼鎮國公就是有罪的。如果皇上還不想搞掉他,他就是無罪的。

這不過是權力的博弈而已。

這些自以為看透了真相的貴勳們都忘了,真正的苦主是高飛,真正能拿出證據來的人也是高飛。

在這樣的環境下,高飛的處境非常不妙。

如果鎮國公堅持說自己是無辜的,如果皇上覺得西北的安穩比什麼都重要,那麼就算高飛拿出了確鑿證據,這些證據也可以被當做是偽造的。等高飛死在了監牢裡,還有誰能為他主持公道?在柳佳慧的夢裡,鎮國公並沒有做出一副做好了準備隨時能退位讓賢的姿態,於是皇上對他是有些懷疑的,他會覺得高飛的出現是個好機會。但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皇上想要西北安穩,他還不打算動鎮國公。

真相如何並不重要,高飛不過是一個隨時可以被犧牲掉的小人物而已。

但是,出人意料的,麵對這樣一位小人物,鎮國公的態度竟然非常好。他聽聞有人敲鳴冤鼓控告自己,就換下官服、摘下官帽,隻穿著一件麻布衣服,用木冠束著頭發,主動住進了通政司的牢房。通政司的官員都被他這一舉動弄得戰戰兢兢,皇上雖把整件事移交給了通政司,但事情還在調查中,皇上沒有說要定鎮國公的罪啊!他們現在就把鎮國公關了,萬一事情有變,豈不是要得罪鎮國公了?

鎮國公卻說,既然那位名喚高飛的漢子要告他,高飛按規矩戴上了枷鎖,那麼他也該按規矩在牢房裡住著。當然,他堅持自己是無辜的。不管高飛對他有怎樣的誤解,他相信皇上一定會還他清白。

不得不說,鎮國公這樣的態度,倒是讓皇上欣慰不少。

皇上這些年一直在收攏軍權。這次有人敲鳴冤鼓,肯定有不少人在心裡嘀咕,以為這是皇上故意為鎮國公設下的陷阱。如果他們是鎮國公,哪裡敢把主動權交到皇上手裡啊!但鎮國公卻做出了一副全然由皇上做主的姿態來。皇上不知道鎮國公早有準備,在這一刻,他都要被鎮國公的忠心感動了!

不管皇上以前是怎麼想的,他這會兒是真信了鎮國公的大公無私了。

有了鎮國公的配合,高飛那邊反倒是沒有人為難他了。哪怕是鎮國公的死忠,他們覺得鎮國公絕對不會做出不好的事情來,把高飛當成是一個跳梁小醜。但因為他們像老國公一樣坦蕩,於是也沒有去尋高飛的不是。在他們看來,隻要事實證明鎮國公是清白的,那麼高飛就會自食惡果了。

而鎮國公如此配合,也讓邊嘉玉這個堂侄女婿一點忙都不上。邊靜玉便給他出了個主意。

在邊靜玉看來,高飛不是那種無的放矢的人,他手裡肯定有確鑿的證據。鎮國公偏偏又很坦蕩,怕是真的沒有參與高飛所說的殺平民來填戰功的事,但萬一這裡頭有人欺上瞞下呢?這事隻要是鎮國公的下屬做的,就算鎮國公毫不知情,那他也算監管不力了,這同樣也會讓鎮國公的名譽嚴重受損。

於是,邊靜玉就讓邊嘉玉去引導輿論。

輿論第一步,先說曆任鎮國公的功勞和他們府裡眾多男丁的犧牲,激發百姓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輿論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礎上,為了不讓鎮國公有功高蓋主之嫌,不至於礙了皇上的眼,就強調鎮國公一直想要請辭的事,讚他高風亮節、不慕權利。總之,一定要把鎮國公架到一個高梯子上。這樣一來,哪怕京城裡人人都在傳頌鎮國公的功勞,皇上一想到鎮國公的大公無私,他也該放心了。

輿論第三步,著重強調如果西北軍裡有人犯了大罪,隻要鎮國公沒有包庇那人,那麼鎮國公就沒有大錯。畢竟有些人天生就是人麵獸心,他們若是一開始裝得很好,努力作假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在他們的罪惡被揭露之前,誰能想象得出他們竟是那樣壞的人呢?鎮國公也不希望有這樣的人存在啊!

隻要鎮國公本人無罪,在這三步輿論的引導下,他的威望就還能保住。當然,如果鎮國公真犯了大錯,那麼輿論引導得再好也沒有用。輿論本身不是用來脫罪的,真正有罪的人不可能被說成無罪。

邊嘉玉在引導輿論時,雖小心行事,卻也被鎮國公府瞧出了端倪。因為,鎮國公裡奉養了不少退伍的老兵,他們藏於市井,這回受了老國公囑托,也打算要引導下輿論。結果,他們剛開始做這事就發現對鎮國公府有利的輿論環境已經形成了。再仔細一查,他們就發現了邊嘉玉在其中付出的努力。

當眾人都在觀望時,邊嘉玉能這樣做,真是叫鎮國公府的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老國公心道,這孫女婿是個實誠人,以後可以多疼疼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