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085(1 / 2)

朱瞻基不怕醜,嘴巴又甜,吸引了不少人前來他的攤子前觀看。

見他賣的楹聯上的字寫的真是好看,而且才一文錢一副,不少人舍得花這個錢買。有的人非常大方,一口氣買了好幾副楹聯。

就連隔壁賣字畫的老板也來朱瞻基的攤子買楹聯。他們比普通百姓更懂朱瞻基賣的楹聯上的字。

朱瞻基賣的楹聯上的字行雲流水、雄渾蒼勁、翩若蛟龍、端正清秀……不是普通人能寫得出來的。這些楹聯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字畫攤的老板詢問朱瞻基這些楹聯從哪裡來的,朱瞻基表示請人幫忙寫的。

不少人前來買楹聯,見朱瞻基和他幾個兄長賣楹聯,就好奇詢問他們幾個孩子怎麼跑出來賣楹聯。

朱瞻基早就給自己編好了一個故事,說他們家裡沒有什麼錢,就想出來賺點錢,然後幫家裡置辦一些年貨。至於為什麼把楹聯賣的這麼便宜,是因為他們第一次出來擺攤賣東西,怕沒人買他們幾個小孩子的楹聯,所以才決定賣一文錢。

聽到朱瞻基這麼說,前來買楹聯的人都覺得他們幾個孩子孝順。有些人主動提高價格,不過被朱瞻基拒絕了。

“大爺,我賣給前麵的人一文錢一副,不能賣給你們五文錢一副啊,這樣做不誠實。”

“孩子,是我自己願意花五文錢買你的楹聯,又不是你自己漲價。”主動提高價格的大爺,有著一張慈眉善目的臉,富態的身材。他見朱瞻基雖然長相普通,但是一雙眼靈動,小嘴巴又甜又會說,整個人機靈又可愛,讓人看了忍不住喜歡。

“那也不行,我賣的一文錢一副,絕不會多收你的錢。”朱瞻基沒想到遇到主動抬高價格的買家,“你要是給我五文錢,我就給你五副楹聯。”

見朱瞻基堅持不漲價,大爺隻好由著他。

“那我買五副楹聯。”這麼誠實守信的孩子,他還是第一次見。

朱瞻基沒有急著給大爺挑選楹聯,而是先問道:“大爺,你家有孩子讀書,或者有孩子要參加科舉嗎?”

大爺不知道朱瞻基為什麼這麼問,但是還是回答道:“有,我有兩個孫子在讀書,日後肯定是要參加科舉考試的。”

“那你兩個孫子多大,讀了多少年的書,在哪裡讀書啊?”

“我大孫子今年十六歲,小孫子今年十三歲,他們都在應天府書院讀書。”提到兩個讀書的孫子,大爺的表情非常驕傲自豪。

旁邊的人一聽大爺的兩個孫子都在應天府書院讀書,紛紛投向羨慕的目光。

“你兩個孫子都在應天府書院讀書啊,那他們很厲害啊。”應天府書院不僅是南京最好的書院,也是江南,甚至整個大明最好的書院之一。“那他們日後參加科舉考試一定能考取到功名。”

其他人紛紛附和朱瞻基這句話,大爺聽了,心裡高興極了。

“小老板,承你吉言啊。”

“大爺,我看你麵相就知道你是有福之人,你日後一定會享孫子的福。”

大爺被朱瞻基這句話哄得非常開心:“哈哈哈哈……小老板你還會看相啊。”

陳蕪和徐景昌他們愕然地望著他們的殿下,他們竟然不知道殿下還會看相。“我隻會看皮毛,像你這樣慈眉善目的,一定是有福之人。”

“謝謝小老板誇獎。”

“不客氣。”朱瞻基挑選了五副楹聯遞給大爺,“大爺,這五副楹聯都跟前途有關,希望能給你兩個孫子帶來好運,祝他們日後考取功名,為朝廷效力。”

大爺明顯識字,看到朱瞻基給他挑選的五副楹聯的確跟前程有關,心中十分歡喜。最讓他歡喜的是,這五副楹聯上的字非常好看。雖然大爺不懂書法,但是他能看出來這五副楹聯的字寫的非常好。

當然非常好,朱瞻基特意挑選了五個狀元寫的楹聯。

翰林院的官員,大多數都是狀元,或者榜眼和探花,最差也是進士。

“小老板,謝謝你。”大爺滿心欣喜地收下五副楹聯。

“大爺,後年就恢複科舉考試,如果你兩個孫子參加,祝福他們能考中。”

“小老板,後年真的恢複科舉考試嗎?”大爺並沒有聽說這件事情。

“真的,你讓你兩個孫子好好讀書。”

這幾年因為打仗,科舉考試沒有正常舉行。如今,天下太平,朱棣自然要恢複科舉考試。

“好好好,我會讓我兩個孫子好好讀書。”大爺還想再說什麼,結果被其他人擠到一旁。

一聽說後年要恢複科舉考試,不少人都要買跟前程有關的楹聯。

朱瞻基帶出來兩百幅楹聯沒一會兒就賣完了。他之前擔心賣不完,沒想到一個時辰不到就賣完了。

賣完楹聯,朱瞻基沒有急著回宮,就在他的攤子前跟其他攤子的老板和百姓們聊起天來。

百姓們見朱瞻基能說會道,又非常機靈可愛,就和他聊了起來。

彆看朱瞻基小,他很會聊天,能不動聲色地從他人口中得到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小商販告訴朱瞻基,這幾年的日子不好過。因為打仗,糧食的價格漲了不少。那個時候的皇帝根本不管這件事情,還是現在的皇上一來南京,就嚴懲了哪些抬高糧食價格的不良商人,這才讓糧食的價格恢複正常。

“這幾年的收成不太好,之前的朝廷還加倍地征收糧食。”

“我們在京師,不用擔心沒有糧食的問題,但是糧食貴啊。”

“這幾年有不少流民來京城,不過都被拒之門外。”

“還有不少流民死在城外,造孽啊。”

“那些當官的下令驅趕流民。”

“那些流民有一些不是什麼好人,我聽說他們搶劫城外的人。”

“我有親戚就在城外的鄉下,他們村就被流民搶過。他們報了官府,結果官府不管。”

“聽說死了不少人。”

朱瞻基第一次聽說這種事情,聽得他滿臉驚愕:“有流民?”他怎麼沒聽說過。“現在還有流民嗎?”

“現在好像沒有了。”

“之前皇上打到南京來,那些流民害怕就跑走了。”

朱瞻基忙問道:“跑哪去了?”

“不知道啊。”

朱瞻基又問道:“那你們知道這些流民來自哪裡嗎?”

有一個大娘說道:“聽口音,有北方的,也有揚州和長洲那邊的。”

“北方?”朱瞻基若有所思地問道,“這些流民是因為這幾年打仗才出現的嗎?”

“也不是,在打仗之前就有了流民。”

一個中年男人說道:“在打仗前,就有不少流民來京城。”

“打仗前就有了?”

“打仗前就有不少。”中年男人壓低聲音說道,“之前那位登基時,就有不少地方鬨旱災,或者鬨水災,導致很多地方都沒有糧食。”

“唉,那幾年真的很多地方沒有糧食吃。”

朱瞻基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事情。自打他出生後,北平府就糧食充足。哪怕這幾年打仗,北平府也不缺糧食。

“也就是說這些年一直都有流民?”

“有,一直都有。”

朱瞻基聽了後,不敢置信道:“一直都有流民,京城的官員不管嗎?”

“不管,他們都把流民趕走了。”

“我覺得是之前那位不是真龍天子,所以他上位後才會出現旱災和水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