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來比武的武士,自然是倭國使團中最厲害的武士。和馬三保來回過了三四十招後,被馬三保打倒在地,半天起不來。
倭國使者還不服氣,又提出比騎射。不過,被蒙古打斷了。
雖說這次來祝壽的部落都是跟大明交好的,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十分信服大明。他們也想利用萬壽節的機會,來試探下大明。
朱棣當然不會拒絕,這對大明來說,也是一個震懾外邦的好機會。
從宮殿裡轉移到演武場。大明和蒙古各派五個人比試。
蒙古人一向擅長騎射,尤其是他們的鐵騎非常有名。他們擅長馬背上作戰,自然要在馬背上比武。
張玉和朱能他們常年跟隨朱棣南征北戰。在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他們經常跟著朱棣深入大漠,跟蒙古人打仗。彆人怕蒙古人的鐵騎,但是他們不怕。
在正式比試前,朱瞻基還特意鼓舞張玉他們,讓他們狠狠地教訓蒙古人一番,讓蒙古人見識他們大明將士的厲害。
被朱瞻基鼓勵,張玉和朱能他們心中充滿乾勁了。
他們一開始在馬背上比武,當然包括騎射,蒙古人輸了。接著,他們又比陣法,蒙古人又輸了。
看著張玉他們和蒙古人比試,朱瞻基忽然想到一個好主意,能好好地震懾到這些外邦人。
“皇爺爺,我有一個主意。”
“什麼主意?”朱棣側耳過去。
朱瞻基小聲地說道:“皇爺爺,我覺得我們可以舉辦一個閱兵儀式。”
“閱兵儀式?”朱棣麵露疑惑地問道,“這是什麼?”
“就是彰顯我們大明軍隊的軍威。”朱瞻基壓低聲音,非常詳細地跟朱棣說了說閱兵儀式怎麼搞。
朱棣聽後,眼中迸射出一抹精光。
“皇爺爺,讓他們看看我們大明軍隊的厲害,這樣他們才會對我們大明心生敬畏。”朱瞻基一臉深意地說道,“他們才會老實安分。”
朱棣覺得寶貝孫子這個提議很不錯,便笑道:“好,就依你,辦個閱兵儀式。”
萬壽節雖然隻有一天,但是舉辦三天。朱瞻基的意思是在萬壽節的最後一天舉辦閱兵儀式,這樣才能給這些外邦使者一個深刻的印象。
比陣法,蒙古人也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
其他外邦使者見大明的將士,不僅騎射厲害,陣法也十分了得,並且是他們沒見過的,這讓他們非常震驚。
張玉他們小小的露了一手,多多少少震嚇到這些外邦使者。
接下來,再也沒有外邦使者提出比武。
朱棣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讓朱高熾繼續招待外邦使者。他身為皇帝,不可能時時刻刻陪著這些外邦使者,這樣未免太給他們麵子。
朱瞻基跟著朱棣一起離開了。
回到乾清宮,朱棣把張玉他們叫了過來,和他們商議閱兵一事。
張玉和朱能他們覺得舉辦閱兵儀式這個主意非常好,他們非常讚成。
“皇上,不如就讓五軍營和三千營參加閱兵儀式吧。”張玉口中的這兩個軍營是大明最為精銳的部隊。
朱能見張玉少說了一個,忙補充道:“還有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這三個軍營相輔相成,在戰場上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神機營不能參加。”張玉神色嚴肅地說道,“神機營是我們的底牌,不能輕易展現在世人麵前。”
神機營是這三大軍營裡最為神秘的一個,平時是被五軍營和三千營的“保護”的。
朱棣微微頷首:“世美說的沒錯,神機營不能參加。”世美是張玉的字。
朱能想想覺得也是:“那就五軍營和三千營參加。”
朱棣看向張玉他們,問道:“一日的時間夠嗎?”
張玉和朱能異口同聲地說道:“夠,足夠了。”
“好,那朕暫時就把五軍營和三千營交給你們,你們從中選出一支精銳的部隊參加閱兵儀式。”朱棣神色威嚴地說道,“勢必要震懾住所有人!”
張玉和朱能朗聲地說道:“是,皇上。”
朱棣相信張玉他們能辦好此事,並沒有多交代什麼。
張玉他們領命後,就退下安排此事。
朱瞻基回到坤寧宮,把午宴上發生的事情繪聲繪色地跟徐皇後複述了一遍。
與此同時,皇宮某處荒涼偏僻之處,德順和幾個人正在商議著事情,他們決定今晚行動,利用聲東擊西之法,擄走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