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偏廳說話,四下無人,可任暄聽她這麼問,仍站在窗前左右望了望,這才回過身低聲道:“你先前不是幫宮中殿下代寫策問麼?叫人查出來了!”
蘇晉素日與任暄並無瓜葛,方才看他愁雲密布,便猜到是代答策問的事出了岔子。
她剛在生死路上走了一遭,眼下竟能比任暄更從容一些:“是如何查出來的?已經立案
了麼?”
任暄道:“這倒還沒有。”又一歎:“為兄也不瞞你了,你這題策問,為十七殿下答的。十七殿下你也曉得,出了名的不學無術,為兄也是防著這一點,還特意幫你將取辭措字改得生嫩許多。立論雖深刻,權當是十七殿下向人請教了道理,翰林那老幾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便算了。壞就壞在晏子言。”
蘇晉聽到這裡,心中疑竇叢生,晏子言怎麼知道這策論是她代寫的呢?
任暄續道:“當今太子有兩個胞弟,一個十三,一個十七,這你知道。你因玉印一事,跟晏子言有些齟齬。他也因這事,不知怎地就將你記上了,還特意找了你當初寫得‘清帛鈔’來給太子殿下看。
“當日也是巧了,十七殿下剛好就在東宮,看了你的‘清帛抄’,就說這字他見過。你說你一個知事,跟十七殿下八竿子打不著,他怎麼會見過你的字?晏子言是個黃鼠狼精轉世的,當即就猜到了因由,把十七殿下近來的策論找出來,太子殿下看過大怒,十七殿下便將實情說出來了,兩日前,晏子言還特地上我府上,將你的策論原本取走了。”
蘇晉愣了一愣,不禁想問任暄為何還將原本留著,難道不應當事後立時燒了麼?
可她轉而一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身之道,適時給自己留條後路,似乎並沒什麼不對。
雖然這代價是旁人的命。
任暄看蘇晉的神色變得寡淡起來,一時懊悔道:“蘇賢弟,這事是為兄的錯,是為兄不夠慎重。可當務之急,是你能越快離開京師越好。你可知道半年前,那名幫十四殿下代答策問的司晨,是被人活活打死的?前幾日,刑部沈尚書要傳你進宮問話,幸好柳禦史替你攔了攔,說你重傷未愈,讓你歇上幾日。依為兄看,反正這滿朝上下,也沒誰敢不賣左都禦史的情麵,眼下他在你身前擋著,你還是刀槍不入的,不如趁這個當口,遠走高飛算了。”
任暄嘴上這麼說,心裡實則不想讓蘇晉逃的。
蘇晉一介書生,便是逃,又如何能逃出十二親軍衛的天羅地網?加之這一兩年來,錦衣衛有複起之勢,若太子一怒之下,請旨讓鎮撫司的人出馬,蘇晉下了詔獄,還不
得把什麼都吐出來?
所以他一通大論,先是提到了朱十三,再是提到了柳朝明。
十三殿下一直看重蘇晉,他是知道的,而這半月看下來,就連柳朝明這一位鐵麵禦史,也對蘇晉諸多寬宥,大約有賞識之意。
倘若蘇晉真的惜命,便不該逃,該立刻去找這二位金身菩薩保駕護航。
任暄曉得蘇晉一身倔骨頭,這話倘若直說,怕會激得她當下立牌坊等死。
就看她能不能聞弦音而知雅意了。
蘇晉想了想問道:“你不是說還未曾立案麼?刑部傳我進宮做什麼?”
任暄道:“刑部是為仕子鬨事傳你的,想問問當日的情形。眼下這不是三司會審麼,柳大人這才與沈尚書打的招呼。但之後晏子言將你策論拿走,必然是想上遞刑部的,想必刑部如今已曉得你這茬了。”
任暄說完,仔細去瞧蘇晉臉色,想在她的眉梢眼底找答案。
沒料到蘇晉心裡卻想著另一樁事。
她早先還在鬱結自己將玉印還給晏子萋,晁清的案子雖有了線索,但卻斷了門路。
眼下刑部傳她,正是良機,若代寫策論的案子能引來晏子言當麵對質,她便可當著柳朝明,沈拓的麵將晁清的案子捅破。
再不怕無人肯受理貢士失蹤的案子了。
這人世一重山一重水,越往上走,人命便越輕賤起來。
新君立國,標榜了幾十年的仁政愛民,不過是幌子,接近權勢中心,連尋個人都得大費周章百轉千回,若黎民是拚了命才苟活,還談什麼仁愛。
蘇晉心底泛起一絲悲涼,卻又如在暗夜之中看到一絲熹光。
總算不是走投無路。
反正命隻有一條,為晁清的案子,已然搭進去過一回,何妨再搭一回?
她送走了任暄,問周萍討了刑部的手諭,立時往宮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