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四二章(2 / 2)

恰逢雨連天 沉筱之 7243 字 9個月前

言脩道:“是,前兩個一個撞死一個拿匕首紮的脖子,沒防住,這個來的時?候,那些小吏已十分當心?了,總不能攔著不讓人敲鼓吧,誰知一敲完鼓,回?頭就紮進護城河裡去了。”

蘇晉道:“可溺死之人,必定吃水過多,腹部?腫脹,這女子身姿依舊纖細,並無此狀,可見是一落水便?被?人救起來了,如此怎會是溺死的?”

言脩點頭道:“蘇大人所言甚是,仵作也這麼,他懷疑是早就服了毒,敲完鼓後毒發身亡,所以現下打算抬回?衙門?開膛驗屍。”

正這麼著,一旁的小吏與仵作過來請示,問是否可立時?將?女屍帶回?京師衙門?。

言脩準了,幾人將?屍體抬上板車,蓋了白布,一路推走,那群瞧熱鬨也跟著走了。

承天門?前這才靜下來,言脩又抬目看了眼天色。

初冬的天暗得早,申時?剛過,已白濛濛一片了。瞧不見太陽,周遭仿佛也冷了些許,言脩攏了攏袖口,似麵有難色,想了想卻道:“眼下天已晚了,蘇大人離家年餘,趕緊回?府上與

家人團聚才是正經,明日再來都?察院不遲。言某還要?在宮裡逗留些許時?辰,自會帶話給柳大人您已回?來了。”

他不知蘇晉的身世,才會出這樣的話,其實她哪裡有甚麼家人。

蘇晉也沒有在意,反是道:“言大人自方才到現在已瞧了兩回?天色了,是有甚麼急事趕著去做卻又被?絆住了麼?若如此,蘇某倒可以幫忙。”

言脩一聽此話,本想推拒,但他手?裡兩樁事確實都?是大事,耽誤不得,隻好跟蘇晉施以一揖道:“如此,言某便?卻之不恭了。”

“蘇大人想必已知道這頭一個死在登聞鼓下頭的人是陝西?鹿河縣一名姓曲的知縣。言某已去查過了,曲知縣來京師後,曾登門?拜訪過他的一位故友,誰知這位故友隻見了他一麵,之後便?對曲知縣閉門?不見,可謂十分無情。前幾日曲知縣一死,這故友竟要?為他辦喪事,還要?辦三日流水席請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去吃。這前後態度反差,實在太怪。”

蘇晉算了算日子,明白過來:“今日是流水席的最後一日,言大人本想趁著這個時?機,混進去打聽一下究竟,沒想到登聞鼓這裡又死了人,您一時?走不開才為難?”她一頓,道:“言大人不必憂心?,流水席那頭,蘇某可代您去。”

言脩心?想眼下也沒彆的法子,便?道:“那蘇大人記住了,這家人姓馮,曲知縣的故友正是這一家的老爺,叫馮夢平,家裡是做茶葉生意的,住在城東魚嫋巷,門?口有兩尊石獅子的那家便?是。”

蘇晉點了一下頭,折身欲走。

言脩叫住她,大拜而下:“如此,當真多謝蘇大人了。”

蘇晉道:“言大人客氣了。”

言脩直起身來笑道:“蘇大人有所不知,前兩月皇上命你回?京的旨意下來,都?察院裡裡外?外?都?高興,錢大人還,等你回?來要?找一日為你擺酒吃席,柳大人一向不喜熱鬨,當日竟也沒推拒。”

蘇晉一聽這話,頓了頓問:“柳大人,他還好嗎?”

言脩道:“好是好,但還是老樣子,操持太過,常宿在都?察院,除了公務就是公務。”著又笑道:“等登

聞鼓這樁事結了,想必年關也快到了,聖上的壽辰也趕在那幾日,陛下他今年高興,打算好好祝壽,早便?下了旨令在藩的各位殿下回?京,腳程快的,不定近日就要?進京了,咱們都?察院到時?也趕在年關歇上幾日。”

蘇晉目光半沉,須臾又抬起眼問:“十三殿下也回?來嗎?”

言脩道:“也回?,但仿佛聽人,南昌府有些事耽擱了,要?晚幾日。”著又一笑,“蘇大人您這一年來不在京師,是不知發生了多少事,回?頭得空,言某一樁一件講給您聽。”

蘇晉點了點頭:“那先謝過言大人。”

天暗得實在快,方才還白濛濛的,眼下暝色四起,大地仿佛擎起一團蒼藍的霧,蘇晉穿過霧色往前走,心?裡頭竟突生了一絲情怯。

是近鄉情怯。

她頭一回?有這樣的感受。

其實各驛站通政司都?有邸報,柳朝明與朱南羨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有心?者一看邸報便?知。

所以她知道,在蘇州府禦寶文書作假一案案發後,柳朝明上書朝廷,建議設置勘合(注2),外?派官員一律作勘合比對,可便?真假。彼時?景元帝龍顏大悅,柳卿慧極,可惜已位極人臣,無法再升品級,饒是如此,卻令他入了內閣,與一群老臣一起為皇上票擬,可謂大權在握。

她也知道朱南羨就藩南昌以後,短短兩月就領兵平息了流寇,開倉散糧令飽受流寇迫害的百姓日有所食,隨後輕徭役,減賦稅,親力親為,令各農戶有田可耕,各商戶有物可販,再設立自己的親軍衛,不過半年已成氣候,直至今年秋,南昌府估出來的稅糧竟比去年多了一倍。

蘇晉撩開霧色,看見在巷口等自己的覃照林與阿留。

覃照林問:“大人,俺們是回?驛站歇腳不?”

蘇晉想起言脩方才的話,搖了搖頭道:“不了,我?還有事。照林,你一年多未著家,先回?去見見家人吧。”又看向阿留道:“你也是,你先回?柳府看你三哥,他當是十分掛念你了。”

作者有話要說:新的篇章開啟啦~~

注1:取自洪武年間真實事件,原事件自稱千戶的人叫作沈儀。

注2:勘合——古時符契文書,上蓋印信,分為兩半,當事雙方各執一半。

-

登聞鼓前自儘的靈感,源自於百家講壇商傳教授講的明史,屬真實事件。

我這裡隻取了“登聞鼓前自儘”這個小梗,至於來龍去脈,畢竟架空,跟真實曆史是兩回事,都是我瞎編的。

-

最後,謝謝大家地雷!還有營養液,一下子都一千多瓶了,真是厲害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