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九四章(2 / 2)

恰逢雨連天 沉筱之 7782 字 9個月前

白,他強忍住心中的不?安,慢慢將手鬆開,眼淚卻打在手背之上:“我知道了。”

然而就在馬車起行的一刻,他忽然掀開車簾又問:“蘇禦史,青樾哥哥,我到了南昌後,能給你們來信嗎?”他的語氣近乎懇求,“我隻想報個平安。”

隨著漸行漸遠的馬車,朱旻爾的臉已有些瞧不清了,沈奚隔著暝色看著,一時竟有個十分荒唐的念頭,他想,這會不?會是那個曾容他縱他的東宮,在日後的歲月中,唯一能活下來的人。

心中眷念突生?,他竟不?自主地追了兩步:“你若真要來信,不?必親自送,交給南昌巡按禦史,他會把信送給蘇時雨,但你切記,不?必再給沈府來信了。”

朱旻爾張了張口,似乎想問為何不?能給沈府去信,可是車馬已轆轆繞過巷口,再不?見?沈奚與蘇晉的身影了。

天邊霞色漸收,一輪明月自雲端若隱若現,沈奚在朱旻爾走後,仿佛被人抽了脊梁骨一般跌坐在門檻上。

他的神色是清冷的,映著沉沉暮色,幽暗淚痣凝成悲憂:“我怕是要不?好了。”

蘇晉明白他的意思。

朱憫達身死,朱南羨落難,朱旻爾出逃,東宮一夕之間落敗,那麼眼下即將把大權握於手中的朱沢微最容不下的就該是沈家,因為沈家這股勢力在,就意味著東宮尚有絕地反擊的契機。

若她所料不?錯,今日沈拓入宮後至今未返,便是被朱沢微暗中留下的兵衛扣下了。

沈奚雙手搭在膝頭,緩緩地道:“不?止我父親的緣故,還有錢之渙身上貪墨稅糧的案子。我現在懷疑,他們趁我分神東宮無暇他顧之時,利用這樁案子擺了沈家一道。錢之渙致仕,應當不?隻是要障我的目,他們更利用了此事將罪名一並推到了沈府身上,否則,若無把握將沈府連根拔除,朱沢微一定不?敢明目張膽地將刑部尚書扣留於宮中。”

沈奚說著,慢慢抬手撐起額頭。

他想試著再想想,想想他們會如何利用錢之渙對付他,對付他的父親。可是自昭覺寺出來後,他的思緒似乎被人用剪子一下子剪短了,每一往深處想,便會瞧見那抹開在沈婧身上殷紅奪目的血花。

蘇晉道:“

錢之渙貪墨稅糧一案,便是陝西曲知縣上京敲響登聞鼓鳴冤之案,是由都察院錢大人審的,我明日清早便去尋錢大人,試試看能否從他那裡獲取實證。”

沈奚卻搖了搖頭。

如畫的眉眼在暝色中好似謫仙,卻凝著茫然,片刻,他輕聲道:“我好像……早在走上這條路的那一刻,就料到自己會有今日了。”他從懷裡取出一封信函交給蘇晉,輕聲道,“這是我這些年,在各衙司安置的暗樁,東宮之劫沈府之難,終歸與你無關,你日後用這信上之名?在宮中自保,當綽綽有餘。”

蘇晉接過信函,細看過一遍後,將裡頭的人名都記在了心裡。

離開沈府前,她對沈奚說:“開朝後,七殿下必會著人當朝審沈大人,到那時,我不?會為二位大人求情?。”

因她要先自保,然後才能救他們。

她不是不知恩圖報之人,為了晁清她尚可豁出性命,而今與沈奚推心相交,承朱南羨浩浩深恩的她,豈能對這一場劫難無動於衷。

蘇晉想,她無論如何,哪怕爬上這權力之巔都好,也要救他們。

最多不?過成王敗寇。

蘇晉走過繞過一條長巷,將信函上的人名在心中默誦了一遍,然後取出火折子,將手中紙函點燃。

天就要全然暗了,手中火光灼眼,仿佛成為這世間最後一縷微光。

紙灰自她的指尖往前飛去,順著風,帶著星火點點,就像要把她引向一條晦暗未明的前路。

於是她往前走,將最後一撮紙灰攥於掌心之中。

蘇晉不?知自己攥著這飛灰是要做什麼,又或許是那一握灼燙,能讓她獲得片刻安寧。

月色越來越明,蘇晉抬頭望月,有個瞬間,她在想自己若始於此又當止於何方呢?

她不知道,她隻知道自己不?後悔。

絕不?後悔。

柳朝明提燈站在值事房外,看著天際最後一絲日暉被黑夜吞沒,分外淡漠地道:“吳公公這時來尋本官,不?覺得不?合適嗎?”

在中院不遠處立著的人,正是奉天殿的管事牌子吳敞。

昔景元帝開國,為防宦禍,立牌明令“內臣不得乾政,犯者斬”(注3),自此,犯枉議朝政,或與朝臣走得過近的宦官一律被處以

極刑。

而今日太子身死,各宮上下人心惶惶,這個常伺候於朱景元皇案前的宦官竟出現在了都察院,實叫人匪夷所思。

吳敞道:“按理雜家不該親自來此,但事態實在緊急,大人可知,今日在昭覺寺內,已因大人的一念之私闖下大禍了?”

柳朝明眉心微微一蹙:“怎麼?”

“長話短說,殿下到昭覺寺後,發現十三殿下竟也在裡頭。七殿下將計就計,把謀害太子的罪名推到十三殿下身上。殿下無奈,暗中派人帶話,說他隻能保住十三殿下半條命,令七殿下將十三殿下帶回宮,這餘下半條能不能保住,就看柳大人您了。”

吳敞說著,又添了句:“七殿下大約戌時就該回宮了,柳大人,您隻餘不?到半個時辰了。”

柳朝明聽了這裡才是一怔:“朱南羨沒走?”

作者有話要說:注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出自《論語》

注2: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原文不止這些,查了下出處,一部分出自《六韜》,一部分出自諸葛亮的《知人》,還有彆的,我就不一一查了,先更新要緊。

注3:“內臣不得乾政,犯者斬”——朱元璋立政初期的政策,當然在明朝後期宦禍就相當嚴重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