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棣的這封奏本裡,他的觀點依然是老生常談的那些內容,所寫的東西雖然看上去洋洋灑灑字數不少,但這裡麵有營養的東西,不能說少,隻能說根本沒有。
作文的前半段,朱棣先是大肆稱讚了,劉伯溫先生是多麼的智慧,在大明一統天下的過程當中建立了多少功勞。
其後又對於劉伯溫之死,表示了強烈的惋惜。文章的末尾,雖然朱棣提到了劉伯溫與浙東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可是這小子竟然聲稱要將這兩者分開來看,劉伯溫是劉伯溫,浙東世家大族是浙東世家大族。
兩者雖然相互之間關係不一般,但終究是有所不同。
對於這樣一份幼稚的奏本,若是放在從前,朱元璋最多也就是不加理睬,最多勸他多多學習。
可是近日**惟庸案鬨的十分不爽的朱元璋,在看到自己兒子遞上來的這種完全充滿著搪塞自己意味的奏本之後,當即表示了強烈的不滿與失望。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些皇子在劉伯溫一案上的看法,竟然如此的不合時宜。
昔日朝堂上所宣揚的一些場麵話,竟然被這活藩王們當成了真理來跟自己複述,這種場景使得本就心煩意亂的朱元璋更加怒火攻心。
於是乎,這一次他決定不再給這些家夥好臉色,他抄起朱棣的奏本就用手中的朱筆作出了批示。
這一日的朱棣因為和胡軻置氣的緣故,決定給自己放一天假,今日不去詔獄上班。可是中午吃完飯他剛準備去睡上一覺,就收到了父皇給自己的批示。
打開早上才遞上去的奏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