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為楊氏出身的他,如今急需要給自己尋求一個與另一個姓楊高官劃清界限的機會。
而那個讓此時言論感到恐慌的楊姓高官,就是已經被人砍了頭的前任中書省左丞楊憲。
原本在當初楊論剛剛踏入官場的時候,他迅速以遠房親戚的身份給自己和彼時以炙手可熱的楊憲之間,攀上了一點關係。
而對於當時的楊憲來說,類似於楊論這樣胡亂攀扯親戚的行為雖然有些誇張,但能將這等掌握實權的縣令拉到自己手裡也不是一件壞事。
於是乎,一來二去之間,楊論就成了鐵杆的楊門中人。
可是對於毫無根據的他來說,這種臨時攀上的關係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確切的利益。
除了在與一眾同僚喝酒的時候,能夠在喝多的狀態之下,胡亂的吹上幾句自己和中書省左丞的關係之外,楊論實質上並沒有從這層關係當中獲得具體的好處。
可是不帶來好處,卻並不意味著也不會給他帶來壞處。
等到楊憲倒台的那一天,這股清算楊憲**在朝庭勢力的風暴很快便刮到了楊論的這裡。
甚至於最危險的時候,楊論已經被親軍都尉府的人給堵在了家裡,嚴密監視起來。
不過由於楊論在楊憲心理的地位實在過於邊緣,乃至於楊憲在最後無可奈何之下胡亂攀咬的時候,都沒能想起來自己這個遠方的親戚。
也因此,最終徹底清算楊憲**的屠刀,堪堪從楊論的身旁劃過,並沒有直接牽連到他。
可是這層關係早就被喝高了的楊論給宣揚了出去,即使楊論僥幸躲過了最厲害的這一劫,卻也根本無法徹底洗清那份嫌疑。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在之後的日子裡麵,楊論就進了吏部的黑名單,被朝廷徹底邊緣化。
雖然因為政績卓越的緣故,吏部那裡議了兩三次,最終都沒有將楊論從這個位置上給撤下去。
可是已經被掛上標簽的他,仕途算是徹底沒了再進一步的希望。
而原本就沒有根基的楊論更是在這個時候,陷入到了絕望之中。
那個時候對於他而言,自己的仕途根本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