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當皇帝陛下接到李增枝這份辭呈的時候,毫不客氣的就給打了回去。
朱元璋以為這小子估計又是心裡哪個事兒扭不過去了,這才將這個那毫不相關的事情全部攬到了自己身上,竟然還搞出了這麼一出**的故事。
甚至於為了安撫自己,這個好不容易發現的二代子弟中的好苗子。
朱元璋直接把他們父子三人都請到了乾清宮裡邊,吃了頓飯。
然而皇帝陛下這回,終還是沒有想到李文忠家的這個老二、自己的這個孫外甥,竟然執拗到了這種地步。
哪怕自己這個皇帝接連表達了挽留的意思,可人家還是再一次的將他的辭呈遞了上來。
而這一回李增枝表達的情緒更加明顯,直接在地上來的作者當中說了,他李增枝讀書有些少,想要回去跟著老師多讀一些聖賢之書。
麵對著這樣一個明顯是用來堵住自己嘴的奏本,朱元璋在覺得好氣又好笑的情況之下,也最終給人批示了一個同意。
一來是他自己的耐心,有些消磨殆儘。
作為皇帝,雖然不能說每一件事都能夠做到一言九鼎,可在自己身邊親信調動這種事情上,他朱元璋絕不允許自己有被人拿捏的地方。
另外一方麵也是朱元璋覺得李增枝這個借口雖然看上去也蹩腳,但到底還是有那麼幾分意義。
回去讀書這種事情,對於任何一個統治者來說都不會是什麼壞事。
讀書人天然和勳貴之間有矛盾,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讀書人越多越好。
因此朱元璋隻是稍作思考,便直接給予了同意的答複。
隻是沒有想到事情到這裡,也依舊沒有算完。
在得知自家老二竟然乾出這種忤逆的聖上意思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