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未婚妻子(1 / 2)

《為娶丞相之女,紈絝她位極人臣了》全本免費閱讀 []

月華如水,透過精致的窗欞,灑入靜謐的房內。

南潯端坐在檀木桌前看著聞笙將那信紙燒了個乾淨,燭火的搖曳為她的沉思鑲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

“這李善倒也是有個故事之人。”聞笙看著南潯開口道,“廣陵自古繁華,倘若能將這李善用之,可聯合其他商賈士紳為廣陵渠募捐銀錢。”

南潯以遊玩之名一路南下,看似一路奢華又風光,但齊胤撥給她的銀錢並不多。

於是她隻能通過暗衛或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南家線人提前遞來的消息,每到一地都從那些貪官汙吏和為富不仁的商人手中弄些錢財,用以支撐廣陵渠的修建。

倘若這錢財能有剩餘,也隻用於造福於當地百姓,並未帶到下一城。

就這樣,南潯一路南下,一路籌款修渠。

雖未刻意隱藏身份,但也並未宣揚過自己,但她南下時的名聲卻與在盛京時卻大相徑庭。

廣陵渠修建到廣陵時,前半路的渠道已開始流通,南北往來便利了許多的商人。

而在商人四處奔走的同時,也有些消息不受抑製地傳回了盛京城中,隻是人的固定認知向來很難被打破,所以還暫未引起大的波瀾。

南潯聽了聞笙的話,不自覺地點了點頭,宋辭的信中內容遠比線人送來的更為詳細,甚至還包含了一些陳年舊事,若能好好利用這些消息,定能事半功倍。

這李善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之家,曾在蘭山縣擔任縣令一職。

在職期內的一個夏秋交替的季節,蘭山河水泛濫成災,萬家漂櫓,在這危急關頭,是李善毅然決然地下令開倉賑濟,動用了一千二百石庫存皇糧,以解萬民之困。

因此,在蘭山任職期間,李善被百姓們譽為“有惠政,人德之”的清官。

然而,後期李善因反對廣陵刺史的墾荒令,上書直陳其弊端,遭到了當時廣陵刺史的記恨,被罷官入獄。

民嘩然曰:公為民故獲罪,紛紛自發自帶雞黍米酒前往牢獄去探視,把牢獄的大門和甬道都堵住了,以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