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米奇的祖宅,在浴缸裡舒舒服服的泡個澡,接著清洗服裝上的血漿,把自己的事情全部弄完,陸澤拿毛巾擦著腦袋從浴室出來,便聞到了房間內飄散的燉肉味,見伊蓮娜在廚房忙活,也不好意思向米奇一樣當大爺,開口問了一句。
“需要幫忙嗎?”
“不用,很快就好了,嗯……如果可以的話,幫我拿些盤子可以嗎?”
“沒問題。”
為了照顧陸澤這個華夏人,伊蓮娜還特意去華夏超市買了些大米,陸澤幫忙把飯盛進盤中,她便打開鍋蓋,撈出些黃黃的東西蓋在飯上,陸澤用小手指稍微勾了一點塞進嘴裡,味道不錯,不自覺的點點頭,端起盤子擺在客廳餐桌上。
他們當然吃的不是屎,隻不過是咖喱,這東西在英國還是挺常見的,算是英式家常菜之一,畢竟曾經印渡是英國的殖民地,這東西就是從印渡流傳過來的。
有意思的是,咖喱在印渡不叫咖喱,具體叫什麼陸澤忘了,反正不叫咖喱,用料也跟英國的做法有些不同,咖喱這個詞的真正誕生地其實是在英國,是廠家批量生產統一了用料之後起的稱呼,後來傳到了亞洲,也就有了日式咖喱和韓式咖喱這類玩意。
陸澤其實不是很喜歡吃咖喱,但這玩意是真的下飯,外加這邊牛肉在本土肉鋪買價格不算高,伊蓮娜做的可不像國內小店賣的咖喱,全是土豆,反而全是大塊的牛肉,吃著還真挺過癮的。
“米奇!吃飯了!快過來!你癱瘓了嗎?還需要我喂你?”
“好!馬上到!”
得到米奇的回答,起開兩瓶啤酒,陸澤自顧自的開吃,很快米奇也抱著筆記本電腦上了餐桌,把電腦擺在陸澤麵前,兩人邊吃邊聊有關於剪輯的問題,是的,剪輯。
由於陸澤超高的穩定性,以及其他角色的飾演難度不大,劇組的拍攝進度快的驚人,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拍到了末尾,明天再拍三幕後就要殺青了。
打從半月前,鏡頭數量就不少了,兩人便開始著手剪輯,其實這種邊拍邊剪的工作模式是不提倡的,但陸澤和米奇兩人不同,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想拍出來怎麼樣的效果,對於這部還沒問世的電影,其實腦子裡已經有了畫麵。
明天這三幕隻是補拍,是拍攝後期覺得少點什麼而添加的畫麵,按常理來說,其實今天就已經算是拍完了,把今天拍攝的鏡頭剪進正片中,就已經可以稱之為一部完整的電影。
兩個月的時間連拍帶剪,拍出了一部長達112分鐘的標準電影,這個速度或許隻有老港片和好萊塢那些粗製濫造的爛片可以媲美,但要是以爛片的標準去看待《效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為了剪輯,陸澤和米奇吵過不隻一次架,因為米奇堅持用插敘式的結構來剪輯這部影片,因為他上一部電影就是這種結構,結果崩了盤,這次他要拿《效應》雪恥,而陸澤也一直苦口婆心的勸他用標準的三幕式結構,也就是開端,發展,結尾這種結構剪輯。
最後兩人到底大吵了一架,甚至氣的陸澤想打包回國,說啥也不拍了,也是這招嚇到了米奇,畢竟電影沒拍完,陸澤要是走了,賠償金不重要,關鍵是他再也找不出來一個像陸澤這般合適的演員了,沒辦法,隻能選擇從心。
至於剪輯中的其他小細節,兩人也是吵過無數次,畢竟米奇不是一個聽勸的人,如果當初他聽勸,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要不是他把陸澤當朋友,估計兩人中必須得死一口子。
兩人趕緊把飯倒進嘴裡,開始討論今天拍攝的鏡頭該如何使用,伊蓮娜插不上嘴,隻能起身收拾碗筷,隨後回到房間看明天要拍的戲。
這兩個月她的進步也非常大,畢竟有一個變態級彆的老師言傳身教,她進步不快都不可能,也是因為陸澤的關係,她還真就喜歡上演戲了,隻是這部戲拍完,她的命運如何,真的不好說。
客廳兩人一直忙活到半夜才解決完了矛盾,期間浪費多少口水不必多說,除了補拍鏡頭之外,完整版的《效應》總算是定了型。
“呼……我們來看看效果吧。”
輕敲空格,原本定格的畫麵有了變化,聲音從音箱中發出,可兩人卻是眉頭緊皺,明顯帶著很大的不滿。
這根電影本身無關,隻是因為米奇的電腦配置有些低,剪輯出來的鏡頭轉換不流暢不說,為了流暢運行,米奇還降低了分辨率,頂多算是個高清,聲音也有問題,有些鏡頭收音並不好,角色說話還不錯,可是環境聲就顯得有些糟糕了。
解決的辦法當然有,等明天拍完後,去克萊勒夫公司,用專業的設備重新剪一份,收音這邊可以找擬音師做一些簡單的仿聲,這些工作很簡單,大概一周就能做好。
還是回歸到電影本身吧,漸漸適應了畫麵和聲音後,全身心的投入到電影中去,漸漸的的,情緒被感染,就算電腦中露出的是你的臉,你也會有一種陌生感,跟隨主角產生喜怒哀樂的變化,這種體驗就算陸澤有過多次的經驗,卻依舊感覺十分神奇。
隻是電影的後半段,兩人點煙的頻率明顯的加快,一根接著一根,屋子裡像是要著火了一樣,兩人也沒什麼反應,仍然目光盯著屏幕,直到一百一十二分鐘的電影放映結束,陸澤才夾著煙頭,用手掌末端抵住了眼睛,四十五度角仰著頭,感受著心中鬱氣即將化為實質,像在胸口埋了一塊千載寒冰,負麵情緒不斷湧出,最終陸澤才歎了口氣,有些感慨的罵了一句。
“我特麼拍的這算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