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嗯?”
“公司缺錢了。”
他坦然述說了此刻公司的困境,雙手握著方向盤,眼睛直勾勾的望著前方,等待紅燈下一刻的變化,然後猛地踩下油門,車如同離弦之箭,轟鳴著竄出老遠,他似乎是想在失去愛車前,多體驗體驗它能帶給駕駛者的快樂。
“你又去賭了?”
“你覺得我像是那種拿公司資金去賭的人嗎?”
米奇白了陸澤一眼,扔進嘴裡一顆口香糖,他雖然有賭癮,有些閒錢就喜歡跑去賭城玩兩把,但跟那些腦子一熱就輸的傾家蕩產的癡呆不同,他一直抱著進了賭場一定會輸光的念頭,從不追求能贏錢回來,即便他玩牌真的很有一套。
相比之下,他更像是沉醉於豪擲千金的快感中,而並非貪戀牌局,賺了錢就去玩,輸的差不多了,留口飯錢就走,壓根沒想過靠玩牌回本,更不會動用公司的資金去揮霍,因為他知道這是他還能接著繼續揮霍的資本。
這就是米奇與常人的區彆,若說有自控力,那麼真正有自控力的人不會上賭桌,可你要說他沒有自控能力,卻在賭桌上能長期以往的牢牢掌握住自己的消費心態,不去舍命一搏,在某些層麵上又自控能力強的可怕。
或許是感覺到自己說了蠢話,陸澤沒有第一時間把話題繼續下去,而是仔細的思考,這段時間公司的支出到底是多少。
從創辦經紀公司開始,租賃辦公場地、裝修這些明麵上可見的支出其實並不占公司總支出的大頭,所以起初陸澤並不感覺花銷很高,但問題在於那些不可見花銷數額有些巨大,這一筆筆帳算下來開始讓陸澤的額頭見了汗。
就從經紀公司開始創辦開始算,支出最大的點還不是人工的開銷,而是與其他經濟公司合作所產生的費用,說白了,就是砸錢鋪路所用的資金數有些太過龐大了。
常規的經濟公司招過來的新人演員一開始都需要與其他公司,或者直接連通下遊產業,也就是劇組進行資源的互換,來幫助自家的演員快速推入市場,可問題是米奇在歐洲市場有那麼多朋友嗎?或者他有朋友嗎?
並沒有,即便是股東兼兄弟公司的甘比亞諾影業,除了法蒂尼這一個總裁私下與米奇和陸澤感情較好,但在合作上還是保持著公事公辦的態度,頂多少收你一點好處費,這就算不錯了,要想人家上趕子幫你那純屬是做夢,畢竟人家投資的是你環球兄弟影業,而不是環球兄弟經紀公司,你們自己培養演員跟他們又沒有任何關係。
在這樣一個認錢不認人的歐洲市場,想要把自家的藝人快速推出去,唯一的辦法就是金錢開路,與其他經濟公司進行友好合作,建立人脈圈,進行資源的互換,說的直白點就是互相竄竄角色。
這不是一個角色討過來後開出來的補償價碼,僅僅是與其他經濟公司搭橋的價格,日後還想要角色依舊需要給予對方公司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樣對方才會把你的演員接過去,推給下遊劇組。
這就是小公司想要在這個寡頭已經成型的市場分一杯羹所需要付出的前期代價,僅僅這一項支出,在這短短半年內就消耗了公司近三千萬歐的啟動資金,若不是今年做好了開經紀公司的準備,米奇決定影業不分紅,估計老底兒真就要空了。
不要覺得這個數額太過誇張,若非2020年後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娛樂產業也縮了水,不然耗費的資金將會更為誇張,畢竟泡沫嘛,一個時候一個價,作為上遊產業,影視劇製作的根本所在,要是沒點家底,根本玩不轉這個。
推算了一下公司現有的資金,還要刨去米奇下一部電影的製作費用,陸澤大抵上是明白了公司的處境,怪不得米奇要賣車呢,即便這輛車最多賣個一百五十萬歐,對於公司所需要的資金而言無異於是杯水車薪,撐死了也就是一個中等場麵的鏡頭花銷,但……能多一點是一點嘛。
忽然間,陸澤就很羨慕法蒂尼的經濟條件,他拍個電影,就從沒有過什麼資金短缺的情況,甚至還不斷的追加投資,場麵不夠大,砸錢,道具太廉價,砸錢,就像是兜裡揣了個印鈔機,錢唰唰唰的往外吐。
再看看環球兄弟這幾個蝦兵蟹將,剛有點錢還沒捂熱乎,就又回到了買杯奶茶都得插兩根吸管分著喝的日子,不禁讓陸澤靠著玻璃,惆悵的長歎了口氣,用滿是倦意的口氣宣布了目前公司資金短缺處境的唯一解決辦法。
“那就隻能融資了。”
“嗯,已經放出去口風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人找上門了。”
個人注資對於一個已經成型的企業來說是不合規矩的,畢竟如今的“環球兄弟”已經有了三個股東,任何一方的個人注資對股份的波動都有影響,總不能白白投錢,然後股份一點不變動吧?但變動又該劃分出多少呢?
即便是有估值衡量,但對於目前估值還在攀升,總價並不穩定的“環球兄弟”而言,誰都希望能把股份攥在手裡,大家都不會輕易脫手,陸澤和米奇的關係還好說,可一旦股份有了變動,甘比亞諾那邊還是有利可圖的,兩人並不想讓甘比亞諾影業白白占了便宜。
所以陸澤壓根沒想過動自己手裡那一千多萬歐的個人資產,除非是三方共同注資,但問題是米奇還能拿出來等額的現金流嗎?很藍的啦。
現在隻有最後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融資,放大鱷進場,但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環球兄弟”的A輪融資才過去了不到兩年。
對於一個高科技行業的公司,或者是IT行業的公司來說,融資速度是飛快的,畢竟他們需要大量的現金流投入市場來做營銷,據說如今大部分app的推廣費用大概在每個人二百元左右,在歐美市場還需要更多,所以迅速稀釋股權對於高科技公司而言是勢在必行。
但娛樂產業略有不同,雖然你可以把一部電影看做是一家網絡公司的app產品,但電影所能創造的利潤和流量是相對有限的,所以娛樂公司的增值隻能依靠大量的作品堆疊與公眾人物的價值來衡量,外加投資娛樂產業的風險極大,自然而然不會受投行特彆的青睞,這也是娛樂公司價值上浮緩慢的根本原因。
這就是“環球兄弟影業”的劣勢,首先公司目前的作品極少,雖然口碑極佳但盈利能力不比商業電影,所以收益並不可觀,要是有個大IP的話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但不幸的是“環球兄弟影業”長期以往都是做原創劇本電影的,且本身題材很難形成IP,所以……在大部分投行眼中,他們這座小廟真的值不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