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完年的時候,他也專門找人打聽過,現在平城地區由於經濟發展不好,導致教學條件不如其他地方。
平城地區的很多學生都遠離平城,到和平城緊挨的一個叫朔城的城中就讀。
這也導致平城學生流失嚴重,教學質量越來越差,教師見學生質量差,就應付差事,學生學不到知識,升學率也是逐年下降。平城的有學生的家長不惜借債讓孩子出外麵讀書。
就現在的楊家溝,幾十個孩子就剩下十來個還在楊家溝就讀,剩下的都讓父母送到朔城去了,楊家溝沒有老師,隻能聘請了一個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的年輕人在村裡教書。
而朔城的升學率是年年攀升,這裡麵當然有一大部分都是平城學生存在有關。
所以楊承誌得知這一情況後,就想新建這樣一所學校,留住平城地區的生源,把升學率先搞上去,這樣良性循環,平城地區的學生也不用跑老遠去外地求學。
他想法是高薪聘請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先把楊家溝這幾十個學生教好,慢慢向周邊地區發展。
聽完工程隊老板的話,楊承誌出了學校,轉向去楊家溝大隊。
去了大隊正好村支書楊鳳山也在,楊鳳山見楊承誌過來,高興的問道“承誌,去燕京逛好了吧,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天”。
楊承誌笑了笑,從衣兜中拿出一包左建華過來留下的軟中華,扔給楊鳳山,楊鳳山拿過軟中華,手一哆嗦,他可是知道這煙的價格,六七十一包呢,這一包煙的價錢能讓他抽十多天彆的煙了。
“鳳山叔,我剛才去了一趟學校,工程隊老板,八月份就能完工,我打算今年先把咱們村在外麵的孩子們全部招回來,你看怎麼樣”。
楊鳳山搖搖頭道“我看難,你也知道咱們這的教學質量,以前沒錢的時候,咱們村的人借錢也讓孩子去朔城讀書,今年跟著你賺了不少錢,他們更是不會讓孩子回來,他們都想讓孩子成材,不要像他們一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做一輩子農民”。
“鳳山叔,那你為啥孩子們不想在咱們村裡讀書。”
“沒老師,教學條件太差,彆是孩子家長了,我看見自己還覺得寒磣呢”。
“那鳳山叔,你咱們蓋這學校是為了乾啥,花好幾百萬蓋起的學校,總不能就那放的吧”。
楊鳳山沉默了一會道“承誌,叔也知道你為了楊家溝,想讓楊家溝的孩子們不用出去受那罪,可問題是上麵不給咱們村派老師,即使是派過老師,人家老師也不願意在咱們村呆啊”。
“如果咱們不要縣裡派發的教師,縣裡會不會咱們”,楊承誌想了想問道。
村支書楊鳳山眼睛一亮,“承誌,你是咱們自己花錢請老師,讓他們過來教咱們村的孩子們,這也是個辦法”。
“鳳山叔,咱們這一個差不多的教師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
“好像是一千五六吧”。
“那成,鳳山叔,你出去給打聽一下,哪有儘心儘責一心想教好學生的教師,隻要他來咱們楊家溝,能好好教咱們村的孩子們,咱們一個月給他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