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乾和帝想的是勳貴之女和世家之女也在其中,被秋尚書勸住了,秋尚書是這麼說的——聖上,不患寡而患不均!
乾和帝想了想後,突然發現妙啊!在心中叫了聲老狐狸之後,欣然同意了這個提議,到最後就成了隻有官員之女有才者能參加。
怎麼算有才?當然是要考過為先,畢竟和男子同科而考可都是要糊名的,到時候可沒人知道你是男是女,憑的是真本事,鑒於明年一過,再一年就是三年一度的會試,所以,隻有一年半的時間用來選拔人才。
大夏科考不算太複雜,在前宋的科舉選士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隻分解試、省試、會試以及殿試,前三者分彆對應秀才、舉人、進士,而最後的殿試環節沒有黜落一說,隻是讓考試的人抒發自己的政治傾向,隻不過出題的人是皇帝罷了,排列出來的名次關聯著授官的大小和職位。
大夏的科舉在中進士以前,功名都不是板板釘釘的,中了秀才之後會得到一定的補貼,中了舉人會有二十畝地的免稅免徭役,不過都隻有三年,如果三年後沒有進一步往上考,那麼這些優待就自動停止,甚至中了進士之後依然隻有二十畝地的免稅,不會再增多,按照當初曾經參與定出這些規矩的人說,不是不想增多,而是攝政王說了,二十畝地已經能養活一大家子了,再多就太貪心了,讀書不為百姓謀福祉,反而為自己謀福利,還當什麼官?
總之,結果就是這樣,大夏當了官之後工資高的讓人眼發紅,可是沒當上官的時候,給的真不算多,隻不過如果你去趕考的話,官府會負責接送,甚至負責中間的吃住,可以說,把考試過程中的費用都全部承擔,給考生的負擔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實際上,對於大夏的官員們而言,隻要過了進士一關,就如鯉魚躍龍門,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朝廷不管住的時候可能還會覺得工資有點緊張,可是幾年前乾和帝建了好幾處專供在京做官的官員們居住的官房之後,一下子就把他們在京城居住的成本降了下來,雖然房子屬於朝廷的,不會歸於個人,但是隻要在汴京為官就不用花錢買房子,簡直太方便了,對於他們這些買不起汴京城房子的官員而言,比起租房,住朝廷提供的房子更讓他們有了改換門庭的感覺。
這種種福利,再加上工資足夠高,即使前期的學習成本投入很大,大得足夠讓一般的家庭傾家蕩產,也攔不住所有讀書人躍一下龍門的熱情,當然,正因為這樣,想要進入科考的環節要求很多,雖然大夏不是以孝治國,不過如果一個不孝不娣的人去參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