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三天後,蘇杏終於踏上尋找世外桃源的漫長之旅。
謝妙妙介紹的那幾個大學生包了一輛8人座的麵包車,最終目的地是一個叫梅林村的。車上除了司機年長幾歲,其餘七人都是學生,其中一位是導遊,今年剛考的。
這是他第一次帶隊上路,半玩半實習的性質。
一路上,大家顯得異常興奮,嘰嘰喳喳的十分熱鬨。
出發之前,蘇杏跟他們提過,如果梅林村不錯,她可能要在那兒住一段時間,不能跟他們一起回來。也就是說,她隻出去的錢,不參與回程的。
大家都是出來玩的,年歲差不多,沒人跟她計較那點錢,反而顯得蘇杏有點老成。因為她年齡最小本來就招眼,見她說話做事圓滑世故,路上沒少被人取笑她早熟。
蘇杏不以為意,凡事先說清楚,免得以後生出矛盾來。
所以,大家在路上相處和睦,旅途愉快。
而且年輕人的愛好和意見相差不遠,但凡路上遇見些風景不錯的地方,紛紛要求停車下去逛一會兒。
昨天也是,他們路過一個古鎮,看見路上客人不多馬上就住下了。
逛街時,蘇杏買了幾樣小玩意,其中有一把油紙傘和兩個精致的陶笛,一個黑陶一個木質的。她本身會吹笛子,玩這個比較簡單,夢裡的她出遠門時常常隨身攜帶,閒時吹著解悶。
之所以買兩個,實在是它們的款式太多太美,她拒絕不了。除了中途買的特產,她隨身攜帶的物品除了衣服,還有筆記本和一台筆電,既用來記錄沿途風景與感慨,又能寫點什麼賺些車費。
她現在成了無業遊民,雖有存款不影響目前的生活,長期下去可不行,得另找生計。
其實,說到自毀前程,她打從心底有些猶豫,有些抗拒。所以她沒把工作和出租屋的路說死,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怕將來後悔。
要知道,她的未來除了郭、蘇兩家是人生敗筆,其餘一切和樂。如今郭蘇兩家被她撇清關係,繼續走自己喜歡的路不是不可以。
當然了,憑她的本事與存款想在城裡大富大貴耀武揚威是不可能的,衣食無憂,再買一套房子倒是勉強可以。
錢少些無所謂,夠用就行,她隻怕自己的能力。
她還沒怎麼練,不清楚過程中是否有異常,但在城裡生活肯定得小心謹慎,哪天手機被搶了也不能追。還有,如果重走考古之路呢?萬一遇到危險,她能控製自己不露餡嗎?
萬一露餡,她絕對是實驗品1,這輩子算白活了。
獨自在客房裡走來走去,蘇杏越想越煩,相當不耐地揮揮手,重新回到窗邊的小圓桌前坐下。
唉,先適應適應吧。
從現在開始,除了爹媽給的資金,她得習慣靠自己的一支筆賺取生活費。
老實說,曾經有一段時間她被金錢迷過眼。
年輕人嘛,發現賺錢的技能當然是興趣大增,全情投入。那些年她寫過不少東西,有散文,有社會紀實,經同學介紹參與媒體征文之類的,學術類的諸如古文鑒賞與評論等。
她從不一稿多投,而是多稿多投,一開始抱著玩樂的心態寫的。被采納之後,收到稿酬嘗到了甜頭,投稿的次數才漸漸多了起來。後來跟編輯們混熟了被主動約稿,收入穩定。
個彆熟悉的編輯有時找她寫廣告文案,不小心占用時間太多被導師發現,訓斥她不務正業。擔心她被金錢腐蝕糟塌天賦,便安排她去工作室當臨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