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回(2 / 2)

水墨田居小日子 竹子米 4220 字 10個月前

女生的提議挑起大家的興趣,立即得到眾人認同,問蘇杏要不要一起去,說不定海邊的風景比這邊更美麗。

她笑盈盈地拒絕邀請,安靜地坐在一邊旁聽。

第二天,眾人一覺睡到自然醒,與蘇杏互相留了電話保持聯係,然後離開了。

這兒的環境一般般,年輕人興致不高,不想再浪費時間。

蘇杏站在客棧門口目送大家夥遠去,一直看不見為止。離開的路與來時不同,這條路貫穿整個村子,沿路直往前走便可,路麵平穩乾淨仿佛一塵不染,她稍微安心。

初來乍到,又剛剛吃過飯,得消消食。

於是,蘇杏離開客棧,在路邊慢走散步,一邊打量周圍環境。也有三兩個遊客像她一樣散著步,悠然自得。

不得不說,清靜是這裡的一大優點。

並非一點兒聲音都沒有,而是每家每戶要麼在自家門口打麻將,玩撲克,要麼坐店門口織毛衣、玩十字繡,甚至有孩子專心致誌地在門口寫作業。

哦對了,暑假即將過去,玩心大的孩子肯定忘了做作業,正在拚命寫呢。

人人都有一個童年,臨時抱佛腳的焦急心情基本上都經曆過。

這兒稍微有些特色的,比較正規的店鋪多半是在路兩旁,從每條鄉間小路拐進去才能真正見識充滿鄉土氣息的土坯房、紅磚屋等民居。

高矮不一,有密有疏,錯落有致,除了表麵的繁榮,其他環境跟彆村差彆不大。

對此,蘇杏略感失望。

不是對當地人的努力成果失望,而是,她找不到在此長住的理由。鄉土風情她是從小看到大,小時候常跟父母到處閒逛(顯擺),村裡,郊區,大小市集,然後住在城區。

相比而言,途中經過的那座古鎮更得她的心意。一邊逛一邊盤算著,先在這裡住幾天,然後重返古鎮住上一段日子。

以後去哪裡,看心情吧。

實在找不到滿意的地方就回g城,大不了練習能力的時候小心提防。車到山前必有路,人活著,總有拔雲見日的時候。

打定主意,仿佛整個人輕鬆了許多。

逛了一圈,蘇杏得出一個結論,除了鄉野情趣,這兒隻有兩家店吸引人。一間擺賣各種扇子,一間是裝裱店,裝飾書畫、碑帖,店裡還掛著許多古人的書法字畫。

一時好奇,她進店與老板娘嘮叨幾句,得知這兩間是夫妻店。

平日裡由妻子帶著小姑看店,丈夫和小叔子把裝裱好的字畫裝車生意蠻不錯的說。彆看遊客不多,當地不少年輕人出去打工做生意,老了賺錢回來蓋房子,先富起來的人家對生活的品質挺有講究。

不論年齡,八卦的天性能拉近兩個陌生人的距離。

連續兩天,蘇杏都來找老板娘聊天。對方見她性子溫和,長得人畜無害合眼緣,更是知無不言。

原來,梅林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姓梅,蘇杏住的客棧就是當地人開的。

那老板姓梅,名冬生;老板娘姓餘,而這裡的春夏季雨水多,便取諧音字“雨”為客棧的名稱。每逢花期,各個房間插上一枝梅花,寒冬之中暗香浮動,既有意境,又雅致動聽。

說到這位餘女士,她可是個能耐人物,據說兩個村子的發展有她一份功勞。先是抗議修路,修路的錢她出了一半,接著打造農家樂,建造菜油廠、製藥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