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回(2 / 2)

水墨田居小日子 竹子米 4274 字 10個月前

老人是一片好心,可蘇杏不敢領。

雖是小事一樁,但積少成多,況且何玲的本意就是想整她出口氣。不就回來的時候要走路嗎?

“周叔,我難得出一趟門,正好運動運動。”她解釋說,“而且我年輕,多走路有益身心健康。”一過了東江橋她就從另一條路“瞬移”回家,不辛苦。

周叔覺得有道理,便不再堅持。

“對了,周叔,您知道哪兒有寵物醫院嗎?”

周叔一愣,糊塗了,“寵物醫院?什麼寵物?”他沒聽說過。

“狗,朋友送我幾隻狗作伴。”

周叔為之失笑,“哪有這麼金貴?病了去獸醫站看看,直接開點藥吃行了,去什麼醫院?”錢多燒的。

很多農村人連醫院的門口在哪兒都不知道,除非大病,一般的小毛病在鎮上找個小門診看看而已,吃藥沒用的話熬熬就過去了,去什麼醫院?

那種地方沒病也能整出病來,費用還賊貴。

蘇杏了解周叔的想法,畢竟自己父母也從未去過醫院,除了出車禍那次……她沒反駁周叔,僅僅是打聽清楚獸醫站在哪兒之後,把菜給何玲送出去了。

何玲見她真的多跑一趟,而且態度如常,便略尷尬地說借她摩托車回去,被蘇杏以同樣的借口婉拒了。見何玲心情好轉,蘇杏趁機打聽寵物醫院。

她想帶狗狗們去打疫苗與辦證。

“這我不知道,要不你去梅雨客棧問問,小薇以前有個寵物生病讓前台主管幫忙叫車去過,應該曉得地方……”

向何玲道過謝,蘇杏去了梅雨客棧。

她以前是梅雨客棧的客人,服務生認識她,故而知無不言。

不光是主管知道,甚至所有服務員都清楚該怎麼去。因為老板女兒的寵物貌似水土不服,每次回來都要她們幫忙叫車去醫院一趟,或者一起去,習慣了。

陳悅然以前常說,打工仔要了解的事情很多,包括老板與家屬的一些需求,甚至連公司其他高層的愛好與習慣也要用心記著,或者用筆記本記下來背熟,否則乾不長。

原來是真的,幸虧她的是技術活。在文教授那裡,隻要有能力,你不說話也行。

打聽清楚後,蘇杏安心地往家裡趕。

來到東江橋時,她習慣性地拿出手機翻了幾下,她網購狗窩,一狗一個。可惜翻了好久都找不到合心意的,想了想,她又回梅雨客棧問前台的姑娘們附近哪裡有木匠,她要在院裡造狗窩。

“你請人做?”前台一個青春洋溢的小姑娘驚訝道,“找人做好貴的,你乾嘛不自己做?”

誒?蘇杏驚奇地反問:“你們自己做?”好厲害!

“不,我們大小姐就是自己做的,手藝比木匠更好更結實。”小姑娘挺驕傲的,仿佛說的人是她自己。

“那你們大小姐接單不?價錢好商量。”蘇杏不抱希望道,手肘撐在前台托著腮。

她不懂做飯,更不懂木工活。她隻懂研究曆史,愛好是挖祖墳……最後一點是如婷玉說的。

唉,天大的誤會,可惜跟她解釋不清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