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婷玉的存在,讓白姨對蘇杏的態度緩和了許多,笑容變得真心實意。
“真是無上的榮幸。”蘇杏過後自我解嘲。
不在意彆人的態度,不代表她看不出來,白姨對她的態度轉變有目共睹。
“你知道就好,下次泡茶多給些耐心。”她都說了一千遍。
蘇杏斜睨,“這不是茶的問題。”
“你總是推托。”沒救了,婷玉無奈地歎氣。
蘇杏也歎氣,雞同鴨講就是這種狀況。
唯一看不出來的人是婷玉,她十分嫌棄蘇杏對茶道的含糊,因為那是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至於廚藝,這點自知之明她是有的,自己做得不好,所以不敢要求彆人。
當然,那些都是小事。
再說白姨,得到休閒居的答複,當天回家就給周叔回了話。用電話聯係的,因為當晚又下起大雨來,她不敢出去,怕出去了回不來。
“不招人?那為啥要蕭炫介紹的人?分明是對咱老周家有成見。”將個人矛盾上升到本地人與外來戶的糾紛,何玲輕蔑地說,“算了,我沒指望成功。正好梅林客棧招人,國兵已經跟小嵐說過了,下周讓小飛上班。”
不是收銀員,是當服務生。
餘嵐帶回來的那批老外被安排入住梅林客棧,日常三餐也是,在裡邊當服務生也能經常與他們接觸。如今正值旅遊旺季,客棧缺人手,不少當地人巴望著兒女能進去打工。
一來,梅林客棧是待遇最好的單位;二來,在裡邊住的多半是有錢有勢的人。希望侄女爭氣些,餘、蘇兩人出身好樣貌佳,她侄女除了家世比不上,自身條件也不差。
少了餘薇那小賤人陰陽怪氣從中使壞,自家侄女飛上枝頭的希望最大。
餘薇經常當麵諷刺自己,何玲便已心中有數,餘家母女可能知道她到處說她們家的壞話。又如何呢?她隻是其中之一。梅林村、下棠村大部分鄉民對餘文鳳都有意見,如今隻是明麵上的和睦,私底下誰不罵她餘文鳳自私自利?
法不責眾,有本事她們娘幾個掀翻本地人。
利用幾個村子的努力賺自己的錢,說壞話是輕的。再這樣下去,哼,餘家的地位早晚被扯下來。明知她何玲去年搞綠色蔬菜,姓餘的今年也開始搞,真特麼不要臉。
走著瞧,看她們母女能快活到何時……
那場雨接連下了兩天兩夜,鬆溪的水沒過橋麵漲上兩岸,但沒漲到最高位。雨一停,水位逐漸降低,很快便恢複原狀。
等到恢複,雲嶺村又開始忙碌起來。
正在起建的房子開始動工,休閒居的那些菜地也有專人負責。少君說新建房子是菜農們的,他們覺得外邊太累想回歸田園生活閒度餘生,因此過來雲嶺種菜。
都是一些有家底的人,如果生存困難,誰敢輕易放棄工作回歸鄉野?
除非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婷玉蹙眉,“你是說……他們也是通輯犯?”
噗,蘇杏險些噴茶。
“通輯犯哪敢這麼囂張到處露臉?”以為雲嶺跟那座山穀一樣無人涉足?太天真了,何玲是暫時消停,村裡的天然資源永遠是她用來發家致富的先決條件。
到時候人來人往,通輯犯往哪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