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月揉著腦門‘嘿嘿嘿’地笑。
寸月跟著高桀在書局裡轉了一圈,見高桀竟然選了幾本烹飪的書,詫異道:“您買這些乾什麼?”
“回家練廚藝。”高桀笑道。
他的廚藝哪兒還用練?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此教給馮氏一些小吃的配方。
他想著,高老爹金盆洗手後,高家不能隻靠養豬謀生。動物生病也是說來就來,到時候賣不上好價錢,一切都白忙。
所以,高桀計劃在去北疆之前,教會馮氏做幾樣簡單又能長期經營的小吃。馮氏可以在家做,讓高老爹推車上街去賣。高家有了新營生,他去北疆也能走的安心些。
所以,高桀從書店出來,又去了香料店。他昨天吃了馮氏燉的排骨,發現佐料隻有薑和蒜。這樣燉出來的肉雖然保留了原汁原味,但也有些過於單一。
不過,大晉朝的食材比高桀來的那個時代要好很多,沒有汙染,全部都是純綠色有機食品。甚至,有機蔬菜們就長在他們家後院裡。他們家養的豬也是吃沒有汙染的菜葉子草籽長大的,那個肉的味道是非常鮮美的。
要知道,高桀穿來的那個時代,超市裡賣的菜都是放十幾天也不會壞的蘸了防腐劑藥水的菜。那個時代城市裡的人彆說吃一口有機蔬菜了,就連想吃真正的新鮮蔬菜都成了奢望。
這樣一比,大晉朝簡直就是美食家的天堂。
高桀喜歡做菜,更喜歡用頂級食材做菜。而大晉朝遍地都是頂級食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個朝代。
為了將佐料買全,高桀特地去了市舶司直屬的鋪口。這裡有從海外和南方運來的各種製香的原料,其中有黑胡椒、麻椒、花椒、八角、茱萸、柑皮、桂皮、沉香、丁香、枯茗、伽楠等,還有茴香、芫荽等種子。
高桀按照自己的調味習慣,一口氣買齊,且都稱了一斤。不但湊齊了製作咖喱的原料,還連種子也一並買了。畢竟,香料在大晉朝屬於奢侈品級彆,一次買齊各買一斤就花了他將近二十兩銀子,若是次次這樣買,那誰受的了啊?
再說他們做的是小本買賣,可經不起這樣消耗。所以,香料還是要用,隻不過,要買種子自己種植,這樣才最劃算。
不過,種子價格也更高些。
高桀想著,北疆未必有這麼全的調料店,便將種子都買了雙份。一份給馮氏,一份自己帶去北疆。總共花了四十二兩銀子。
在這些香料中,混雜著一小包紅辣椒和一大包山楂果。這些是高桀專門為魚三買的,給他治療凍瘡。
從調料店出來,高桀又帶著寸月去了灶具市場。
了解灶具的過程中,高桀發現燕京的飲食文化有些類似他那個時代曆史上的宋朝,士大夫階層都喜歡吃羊,像什麼烤羊肉的烤爐,煎羊排的小灶簡直應有儘有。
不過,高桀要用的是頓豬肉的鍋,再加一個可以放在鐵板車上推動,隨時添加碳火的爐子即可。高桀轉了一圈兒,最終選了一個桶形鍋。賣家說這鍋是蒸羊肉用的,還送了他兩個蒸屜。
高桀看中這個鍋,是因為這鍋子足夠深,能裝上不少湯。
除此之外,他還買了一個雙排的兩眼小灶和配套的兩口小圓鐵鍋。
東西太多,他拿不了,便給店家加了五文錢,讓給送到家裡。
寸月背著一筐香料,跟高桀逛了一圈灶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