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她也明白,如果不是有絕對的證據,這傻孩子不會向自己提及這件事情。
皇後心中思緒萬千,百感交集,她用手中的絲帕輕輕擦拭掉眼角的淚珠,帶著些許哭腔說:“瞧瞧本宮,一時激動,居然在驥兒麵前如此失態。”
李驥從清芷手中接過一碗清茶,遞給皇後,口中輕聲安慰:“這是大好事,母後如此激動乃天然的血脈親情,有什麼失態可言?況且我們不都是一直等著這一刻麼?”
皇後接過來微微抿了一口,順了下氣便將茶碗放到旁邊的石桌上。
她如往常般溫柔地來回擼了幾下蹲在自己腳邊的大腦袋。
李驥的發絲很硬,額間的碎發甚至有些刺手。太子李宸曾笑稱李驥的頭發和他的脾氣一樣是個硬茬子。但她和太子都知道,這個在外人口中冷血無情、冷若冰霜的攝政王,在麵對自己承認的親人時心腸是何等的柔軟。
皇後不禁感歎道:“好孩子,這些年辛苦你了。”
“一家人之間何談辛苦,都是我該做的,母後隻需要安穩地呆在宮裡等我把小侄子領回來就成。”
皇後聞言笑開了花,連聲應和:“好好好,母後等著你們回來......”
.....
皇後的這個千秋過得並不平凡,先是經曆了一番李暄逼宮的驚嚇,緊接著又聽到令她牽腸掛肚數年的孫子的消息。
接連折騰下來,她早已身心俱疲,心神不濟。
李驥遠遠地望著清芷將皇後扶入房中歇息後,才從坤寧宮的小花園裡走出。
一直守在花園外的王公公連忙迎上來,掐著尖細的嗓音討好道:“王爺可是準備要出宮了?”
此時李驥的臉上早已不複麵對皇後時的溫和謙遜,再一次掛上了那副冷心冷麵的淡漠態度。
“本王還要給皇祖母請安,不用伺候了。”
他冰冷地撂下一句話,抬腿便向壽康宮走去。
壽康宮離坤寧宮並不遠,經過多年戰場的曆練後,腳程極快的李驥沒花多大功夫就來到了壽康宮門前。
太後身前侍候多年的許嬤嬤見到他後福了福身子,語氣恭敬:“老奴給攝政王請安,王爺可是要拜見太後?”
“勞煩許嬤嬤幫本王通傳一聲。”李驥向她點點頭說。
“請王爺在此稍候,老奴這就進去為您傳話。”
李驥在門外等了半炷香左右,才終於等到了再次出來的許嬤嬤。
許嬤嬤的臉上依舊掛著恭敬卻不卑微的笑容:“王爺,太後請您進去。”
李驥隨著她的指引,抬腿邁入了壽康宮的大門。門內的空氣流通緩慢,縈繞著厚重的沉香,味道濃鬱得令人忍不住皺眉。
早已過了花甲之年的太後,身著一套暗青色雍容華貴的宮服,合著眼斜倚在軟榻上,一位老嬤嬤正跪在其身後為她按揉著肩膀。
太後聽到有人進門的動靜,雙眼微睜,眼中滿是經過時間沉澱後的精明與睿智。
她看了兩眼李驥,很快又將眼睛輕合,閉目養神。
李驥來到她麵前熟練地行禮問安:“孫子李驥給皇祖母請安,皇祖母萬福金安。”
他低頭跪了半晌,軟榻上才傳來皇太後蒼老又威嚴的聲音:“聽說攝政王今天在交泰殿上使了好大的威風,正是風光的時候,怎麼突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