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給張雅做完體格檢查,走出病房。
張雅的父母和教練迫不及待地迎了上來。
“趙院長,情況如何?”
趙原摘掉口罩,不緊不慢地說,“她的心臟有先天性畸形,但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做個微創手術,三天內就可以下床,半個月就可以出院,後麵每隔半年來做個檢查就好了。”
說起來輕描淡寫,沒那麼嚴重,那是相對的。
換做李賢或者高倩,他們做起來會比較吃力。
趙原以前跟家屬溝通病情,對術後預測,會表現得謹慎,但現在有時候會更加堅定、自信。
倒不是怕病人或者家屬不信任自己,而是要給身邊的人正向激勵。
趙原是華國外科的旗幟。
他不能表現得唯唯諾諾。
他的懦弱,會間接讓對病人或者家屬多想。
張雅父母和教練見趙原這麼說,心情由陰轉晴。
“趙院長,實在太謝謝你了。不瞞您說,我們找了很多醫院,都說想要達到一點後遺症不留,那是不現實的。還有一些醫生說,要放棄運動員身份,直接選擇退役。”
趙原解釋道,“張雅的運氣挺好。正好我們的合作方,剛設計出一個新的器械,可以修複血管或者動脈,穩定性和耐損性遠超國外同類產品。暫時還沒有全麵推廣。如果再早一步,我也會和其他外科醫生一樣,對病情持有不樂觀的態度。”
蠑螈生物因為主動脈支架和聚合生物瓣膜的大獲成功,已經進入良性循環,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拓展出了更多的產品。
基本覆蓋心臟疾病所需的所有外科器械產品。
當然,這與趙原還有天華成立的國家級胸外實驗室有關。
尤其是在主動脈有關的疾病,天華可以說是全球第一。
支架和瓣膜彆看是一個很小的東西,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做不出來。
比如支架看上去就是一個金屬的小傘,但材料不同,放進體內,效果就不一樣。
有的材料放進體內,沒幾年就被堵住了。天天按時吃抗栓藥,煙酒全戒掉,還是會堵。
複查的時候,醫生會說,是不是生活習慣有問題?
其實,材料不好,是罪魁禍首。
蠑螈的材料真的沒話說,胡維成是這方麵的頂級科學家。
關鍵是有天華的實驗室提供大量的數據和實驗標本。
如今華國醫療慢慢起來了,一方麵是因為歐美以前對華國的技術壁壘在華國科研人員的不斷碰撞下,封印逐漸鬆動。
說個不好聽的,連原子彈、宇宙飛船、核潛艇都能造出來,醫學上的器械難度再大,也是有限的。
另一方麵,華國醫療有個歐美不具備的優勢,在歐美,搞科研的幾乎不會搞臨床,而搞臨床的也不會鑽研科研方向,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然而在華國,頂尖醫生那得科研和臨床兩手抓,或者這麼說,你在臨床上取得一定的成績之後,才能去碰科研這種高端的東西。
這也造成了華國醫生想要做出諾獎這種級彆的成果比較難。
但在基礎性的研究和創新上,華國醫生取得的成績也是不可忽視的。
張雅的母親抹著淚水,“謝謝你。那孩子太要強。醫生建議可以吃一些藥物緩解症狀,但她每次大賽之前會停藥。其實那些藥物,我們都報備過,但她害怕彆人說自己靠藥物才取得成績的。她沒了獎牌,也無所謂,害怕抹黑國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