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到(2 / 2)

古代小平民 萊茵麓湖 4183 字 10個月前

楊大川有點慌,但是找遍了整個屋子,也沒找到一塊鏡子,不得已,用瓜瓢舀了一瓢水,水麵上倒影出來的的確是他自己的臉,但卻是年輕時26、27的模樣,楊大川感覺有點懵,想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咋會返老還童的,又沒吃仙丹也沒練仙法。

正在這時,門被推開了,進來一個穿麻布衣服,挽著褲腳,跎磯這一雙黑布鞋的漢子。“大川醒了,身體咋樣了,好點沒,你都昏睡兩天了,大哥早就跟你說過,不要老是仗著自己服過兵役,不怕蛇蟲鼠蟻,就以為自己不得了了,整天往山上跑。你那腿還疼不,劉大夫說你這腿折了,得好好養養,要不然還會影響走路,我裝了粥,你先吃著,我得下田了。”說完,放下一碗野菜稀粥,又風風火火的走了。

好幾天後,楊大川才從來看望的村裡大爺大娘叔叔親戚的話裡知道原來自己還是叫楊大川,已經23歲了,現在是大安朝一百二十年,去年剛服完兵役回家,不湊巧的是爹媽早兩年都死了,死之前給楊家三兄弟分好了家。

家裡新蓋的土磚瓦房老大、老三一人一間,老二楊大川不在,分到了山腳泥胚老房,老大、老三成了家又添了人口,每人給分了5畝水田,2畝旱地,楊大川不在,沒成家又沒人替他說話,分到了3畝水田,3畝旱地。家裡的一些老家夥什,在爹媽去世後,哥嫂們也分完了。

楊大川家未分家前,一家4個壯勞力,按照大安朝律例需出2個壯勞力服兵役,每人三年,楊老漢年紀大了,是一家之主,楊老大當時剛成婚,楊老幺又是小的被老兩口偏疼,楊大川年紀正好又慣是被忽略的,楊家老兩口就做主讓楊大川也頂了楊老大的役,此去一服就是6年,從16歲到22歲,原本說好的親事也黃了。所幸的是大安朝建朝一百二十年,年事平順,無戰事,服兵役雖苦了些但是並無性命之憂。

楊大川服役回到家裡,老子娘都沒了,家裡連自個落腳喝水的地兒都沒有,楊大川心思不忿,在兄嫂家也沒多待,就搬到了山腳老房子。老房年久失修,雜草叢生,楊大川也慣是心粗的,也沒怎麼收拾,就搬了進去。

加上灶上的事物不通,以前有家裡老娘操持,服役又有夥房,田裡農活也操持的不大利落,要不是手裡還有點退役銀子,偶爾上山打獵,難保會過不下去。就這樣,楊大川也是磕磕絆絆的過了一年。

看他年紀漸長,村裡叔娘叔伯們最近本來準備給他相看人家,娶個媳婦為他操持家務,但是沒成想,楊大川上山一趟,把腿折了,還會影響今後走路,成了個跛子,讓大家做媒的心思都熄了。

摸清楚了來龍去脈,又對照現在電視上經常上演的電視劇,楊大川懷疑自己是穿越到了大安朝這個同名同姓的楊大川身上,年輕了25歲,也不知原來的那個楊大川是不是跟他一樣穿越到了現代,要是他真的穿到了現代,雖說老了25歲,但是有房有車(電動三輪車)有存款,生活條件比這好的多,未來有養老保障,也不知誰虧誰賺。

既來之,則安之,幾十年的獨居生活都過來了,沒道理重來一遍會活得更不如意,楊大川整理了下家中物品,發現還有服役銀子3兩並55枚大錢,鹽灌裡有小半罐鹽,油灌裡還剩一層底子的油,米缸還有兩包沒蛻殼的稻穀,兩身夏衣,一身棉襖,一把柴刀,一把菜刀。

屋後開辟了一塊小菜地,種著一些營養不良的當季時蔬。盤點完家財,楊大川思考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腿好起來,不至於像前世一樣,接受他人的異樣眼光,前世腿治不好是因為當時拉練演習受到炮彈彈片炸開,受傷嚴重,但是退役回家後,在大醫院診治過,自己也找過不少偏方,但是由於受傷嚴重,終究不得治愈,一些偏方倒是都記下來了,偶爾用來緩解腿疼。

現在這條腿是摔斷骨折的,骨頭已經被鎮上的大夫接好了,但楊大川感覺接的有點不太得勁,或許也因此,大夫才判定楊大川今後會跛。重新接骨需要找一些藥材,這些藥材在原來大夫拿過來的藥包裡也找得到,準備了一番後,楊大川下手為自己重新正骨,用木板夾好。

這幾天都不能下地,他隻好讓自己的便宜大哥繼續送飯菜過來,從這幾天的接觸來看,這位前身的大哥也沒什麼壞心,利己小心思是有一些,但是兄弟間尚過的去,原主身子不便時,一直是他過來照顧,倒是楊老幺,楊大川醒過來那麼久,就沒見過他來一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