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人正說著閒話,醫館小大夫過來叫他們進去問診。
來了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每次芋哥兒都是滿載希望而來,失望而歸。
周大夫細細的把了一會兒脈,睜眼瞧著緊張的看著他的芋哥兒,撫須一笑,道:“你這身子調養的差不多了,上次給你開的方子也不用吃了,你家當家的藥也不用再吃了,兩人都停藥了吧!”
“真的?周大夫,我能生孩子了?”芋哥兒聽到這個消息,高興的叫起來。
“說的什麼話!你本來就可以生孩子,隻不過是為了你以後的身子好,才調養許久,不過......”
“不過什麼”芋哥兒聽到周大夫說到這裡停頓,緊張的心裡一哆嗦。
“不過你夫夫兩停藥的三月內最好不要行房,待身體裡的藥性消除了,懷上的娃娃更壯實!”周大夫瞧著這緊張的一對小夫夫,壞心眼的停頓了一下。
楊大川也鬆了一口氣,雖然他不著急孩子,可也知道芋哥兒心裡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孩子不僅是兩人的關係認可,更是傳統社會對生命延續的期盼。
姚哥兒的孕像懷的不錯,周大夫給開了一個開胃的方子,囑咐他先吃上幾天,待吃飯香了,就可以停掉。
兩家人都挺高興,都得到了自家想要的消息,決定放開手腳,大肆采買一番。
街上真是一片熱鬨,到處都擺滿了小攤,一路走過去,賣什麼的都有,吃的:各種瓜果糖餅、點心小吃應有儘有,各種食物的香味襲人,撲鼻而來,讓人唾誕三尺。
用的:新式樣的衣服布料、哥兒媳婦的口脂水粉,款式新奇的裝帶首飾,琳琅滿目,目不暇接。隨著時間的流逝,人流還在不斷的增多,小商販們招攬顧客的叫賣聲更是響徹一片。
四人一路走,一路逛。楊大川跟芋哥兒沒啥忌口的,兩人一路走來嘴裡手裡都沒停過,正經的東西還沒采買,零食小吃到時吃了不老少。
街上也有農戶出來賣自家出產的東西:雞鴨鵝,豬跟羊,山上撿的蘑菇,曬乾的幾把野菜、簡單加工的豆腐皮,自家醃製的大醬。
甚至,他們還看到了有其他村子的人來賣茨菇馬蹄,買的人也不少,看來楊大川種這茨菇馬蹄的事兒,十裡八鄉都是有所耳聞的,一聽說楊大川賣這個得了錢,到野外一尋摸,賣了也能得一筆。
閒逛了一圈,隨著人越來越多,姚哥兒的身子不便,也不敢去太多人的地方。兩家人才正經采買東西來。
楊大川看到街上有賣煙花炮竹的,就買了點煙花,雖說家裡沒孩子,但自己放樂嗬樂嗬也不錯,炮竹就挑大的買了幾大串,打算天天放直到元宵;還買了兩個大紅燈籠,去年買的那兩個楊大川嫌棄有點久了,配不上自家的新房子,要買兩個更大更好看的;看到肉檔上居然還有賣牛肉的,雖然價格高了點,他還是硬擠上去買了十來斤牛肉,現在天氣冷,不怕壞;走過生鮮檔,看到竟然有海鮮賣,楊大川也買了一些蝦啊魚的,乾貨也稱了幾斤;路過酒肆,好酒也得備幾壇。
芋哥兒也細細思量著要添置的東西。做新衣裳的布料,沈阿嬤早就置辦好了;用作祭祀的香燭紙錢得買;家裡對聯門神也得換新的;零嘴吃食、糖瓜點心也得稱幾斤,家裡過年招待要用;凍梨乾果也得買一些,過年吃多了肉解解膩;紅紙也要買兩刀,包紅包得用上;各種調料是少不了的,聽說如今城裡還有新的調味料,也要買一些回去;走親的年禮也得備上。
心裡有了譜,采買就快了,兩家一合計,不花多少時間就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