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洄含糊道:“好多人。”
方才梁笑曉和沈今暃也來找他,不知道從誰那聽說了卓既白送他書這回事,以為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學習了,兩人都把自己多年珍藏的書本字畫等拿不下的東西給他搬來了。
他感覺自己今天特像個收廢品的,彆人帶不走的,都往他這兒扔。
蕭洄準備哪天沒錢了就把這些賣了。
他歎了口氣,裝上這些東西打道回府。
靈彥喚來仆人們將東西搬進去,門口侍衛一見到蕭洄就趕忙上前道:“三少爺,您終於回來了,裡頭範陽公公已經等您很久了。”
範陽?
不是皇帝的心腹太監嗎?
靈彥問:“範公公來咱們府上乾嘛?”
侍衛道:“公公是帶著聖旨來的。”
他這一說,蕭洄瞬間就想起之前慶功宴皇帝給他允諾的賞賜,現在算算日子,也到了時間。
“應該不是什麼壞事。”
蕭洄道,“把這些搬去我院子,讓香荷在書房騰個地方放著。靈彥,走,跟我去接旨。”
蕭家滿屋子人都在主院候著。
蕭懷民和老夫人坐在上首,著人給範陽看茶。蕭敘和秦氏依次坐在側座,坐了一排。
“請公公稍安勿躁,小子頑劣,散學後喜歡在路上逗留,本官已派人去喊,想必不多時便能回來。”
範陽梳理著拂塵上的毛,“閣老不必著急,左右宮裡也無事,咱家等會兒也無妨。”
“蕭府的茶,並不是隨時能喝到的。”
他這話說得含蓄,曾氏聽出其有意交好,便趁此機會問,“公公可知聖上是何旨意?我孫兒自幼離京,前些日子才剛回來,雖然行事是乖張了些,但心是好的,這點,宮裡的人……是清楚的吧?”
範陽當然知道蕭家人在擔心什麼,他笑了一下,沒把話說得太直白:“老夫人請放心,府上三公子聰穎絕倫,前段時日更是在救治三州水災上頭立了大功,咱家這是來替皇上嘉獎他的呢。”
曾氏深居簡出,三州出事時更是日日待在佛堂裡誦經祈禱,根本不知道蕭洄還參與進去了。
她求證般看向蕭懷民,後者點頭。
話音剛落,蕭洄便出現在院內。
“祖母,爹,娘。”
蕭洄進來,自然看見了範陽,朝他拱手。範陽起身,“三公子。”
“範公公久等。”
“不礙事,既回來了,那咱家就宣旨了。”
範陽站到屋子的正中央,蕭家全部人垂首。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蕭府三子蕭洄,天資聰穎、樂於助人,於三州疫情中立有大功,特賜大理寺評事一職獎其功績,望該子進入大理寺後能再接再厲,為百姓造福,不負朕之期待,鑒於此子尚且年幼,特批準其在扶搖宮再學三年,半工半學,欽此!”
範陽合上聖旨,目光從一眾傻掉蕭家人身上掠過,然後微笑地看向蕭洄,道,“蕭評事,接旨吧。”
蕭洄輕蹙著眉,“臣接旨。”
大理寺評事,正八品,執掌斷刑。
此官職須得熟知大興朝律法,工作量不小,摸魚更不用想。
蕭洄捧著聖旨沉沉地想,到底是哪一步不對,怎地好好的曆練卻變成了當官?
小吏變成了正兒八經的八品官,晏南機幫他的這個忙也太大了些。
……
……
聖旨一下,很快就昭告全城。
好友們聽說他當了官,在準備閉關前還特地邀他出來慶祝一番。
花滿樓內,卓既白真心實意道:“蕭洄恭喜啊,我們寒窗苦讀十餘年,為得就是有朝一日能當上為民造福的官,你如今是不下場,但卻先我們所有人一步,厲害啊!”
劉兄已經喝得醉醺醺的,一雙眼神迷離,“這麼大的事兒,也不告訴我們,你,不拿我們當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