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仔細觀察了一下呈上來的銀兩,這些銀錠子都很新,並沒有太多氧化痕跡,像是剛鑄造出來不久的。
就是不知道這銀子是被專門熔了重新鑄造過,還是說就是新的銀子。
這兩點可以導向的結果也完全不一樣。
[趙海臨是真謹慎啊,這銀子也提前熔了重新鑄造了。]
[確實謹慎,趙公公給他的銀子是宮裡賞的,上麵都有印記,很容易被辨彆出來,他隻能用葉婉玉家的銀子。他根本沒發現葉婉玉家的銀子上有什麼標記,但是還是特地熔了銀子,以防萬一啊。問題是葉婉玉家的銀子還真本來是有印記的,這下找不到了。]
[不得不說,真多虧了有聖宗帝在了,否則葉婉玉找誰估計都很難打贏和趙海臨的官司了。]
[現在局勢扭轉,主要還是因為安心沒有完全按照趙海臨的想法去做,還有就是聖宗帝在葉婉玉告禦狀後沒有第一時間開堂,而是隱藏了消息,讓有天羅地網之稱的錦衣衛查到了不少證據。否則就說眼前這兩個人吧,就不可能活著出來作證。]
大理寺卿心裡也在琢磨,看來這銀子確實是趙海臨提前熔過了的。
按照犯人是趙海臨來反推的話,銀子是從哪兒重新熔了定型,應該很容易調查得出來。
不過如此一來,就需要將犯人收監,等待調查結果出來,重新開堂了。
趙海臨並不慌張,這算是他早就想好的,隻要不能第一時間定他的罪,後麵就還有可操作的空間,總歸那個人會幫他的,他們畢竟是同盟啊。
大理寺卿正準備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突然又被林年年打斷了。
“大人,我有個辦法可以快速清楚這些銀子到底是不是由趙海臨出的。”
“二殿下請講。”
“看賬本。”林年年道,“無論這銀子是否被重新鑄造過,隻要它們是從趙海臨那裡出來的,那賬本上都應該會有痕跡留下。”
趙海臨顯然沒想到有人會提出這樣一個想法,不過他並沒有太慌,賬本自然是有的,隻是明麵上一本,暗地裡一本罷了,他藏得很好,不可能被發現。
[六六六。]
[六六六,我算是知道為什麼要選擇二皇子做主視角代入了,是真爽啊。]
[趙海臨被發現身世有問題就是因為這賬本了!]
[具體說說,賬本怎麼會牽扯到趙海臨是罪臣之子啊?興奮興奮。]
顯然這又是一個不夠了解大宗曆史的人。
[趙海臨可是被人換過去的,既然對方刻意換了,自然不可能不留後手,否則怎麼讓趙海臨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又怎麼讓他去殺聖宗帝呢!]
[而且看他這個樣子,也能猜到,他從小接受的教育肯定和普通人不一樣,自從順利把趙海臨換過去後,罪臣張家的殘黨就陸陸續續進入了趙海臨家,所以趙海臨很小就知道自己並不是母親的親生孩子,也一直接受了要為家族報仇的教育。]
[後來趙海臨養父母家家道中落,在母親離世之前,母親給了他一封信,讓他想辦法送到宮裡的趙公公手裡,也算是意外之喜了,趙海臨聯係到趙公公後,為了獲得趙公公的全然信任和足夠的資源,甚至不惜改掉了自己的姓,跟著趙公公姓,後來趙公公就一直在養趙海臨,事實上算是一直在養整個張家的殘黨了。]
[不過趙公公給的錢足夠讓趙海臨過上還算優渥的生活,卻無法實現趙海臨為家族複仇的目標,趙海臨企圖在趙公公那裡打聽到聖宗帝的訊息蹤跡等,以方便複仇,但是趙公公畢竟是在宮裡當上了大太監的人物,這種訊息是絕對不可能泄露出去的,就算是兒子,且兒子根本不可能真的見到聖宗帝。]
[這讓趙海臨的複仇計劃擱淺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他突然被人刺殺受傷,又被追到了葉府麵前,葉婉玉和安心一起出門時,救下了他,他拿下葉府後,就一直在用葉府的資金用於收買、培養人才,籌謀刺殺聖宗帝的方法,所以一旦查到那真的賬本,就會發現,那賬本裡的不正常支出,從而推測出趙海臨養了一批手下,以及暗中做的一些收買的事情。]
趙公公是越看冷汗越流。
他以為知道趙海臨不是自己的兒子,而自己有個女兒,這女兒還有可能是葉婉玉已經夠讓他崩潰裂開的了,沒想到現在還知道了自己曾經養活了整個罪臣張家的殘黨,而且不巧的是,現在應該是在場的文武百官以及聖宗帝也都知道了。
“陛……陛下”趙公公說話時嘴唇顫抖,身體也開始哆嗦起來。
聖宗帝隻回了他這麼一句:“朕從來不遷怒。”
這倒是真的。
聖宗帝在整個曆史上的評價可是堪稱完美,被評價為最有可能是穿越者的人,他為人大度,任人唯賢,就算是被指著鼻子罵,也很少生氣,隻會評判對方的論點是否正確和可取,當然他也不是軟弱可欺,如果對方真的就是純罵他,毫無根據和論點,那冒犯天子的罪,該落到誰頭上,誰也逃不掉。
他在位時,幾乎沒有錯誤的政策頒布,就算有當時被認為無用、勞民傷財的,在文宗帝時期以及大宗的後續幾個皇帝在位時,也多半會發現這些政策起了作用,在某些時刻甚至成為了逆轉的關鍵。
他就仿佛提前知道了未來一般,籌謀甚遠,眼光超越了當前的時代。
就算是現代的學者,一心想要找出聖宗帝不符合完美人設的證據時,也隻能找到點無關緊要的,比如他似乎很好麵子,曾經疑似被人騙進黑煤窯,也有過擁有澄澈愚蠢的時期,以及後來作為一個父親,有些過於溺愛兒子,特彆是二皇子。
但是就算是這樣,他的溺愛也沒有影響到整個大宗,畢竟下一任皇帝依然是現在還是太子的文宗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