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1 / 2)

[]

她叫吳曉,在人生的前十八,她的名字一直叫吳招娣。

她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她爸隻愛兒子,就算從小到大,她比弟弟聽話,成績好,會乾活,都沒有用。

她是女兒,就注定了得不到他的喜愛。

開始的時候,她不懂這個道理,一直到那個“人”的出現。

那人的出現真的很可怕,他是從她爺爺的墳包裡爬出來的。

就在冬至日,全村都在祭祖那天。

她爸一直覺得那人是妖怪、怪物,對他怕得厲害。

但是和他相處久了之後,她覺得,他可能真的是爺爺回來了。

即使不是她爺爺,也是個特彆善良的神仙。

他來到她們家裡,其實什麼事情也沒有做,隻是管教了她爸。

用罵的,打的,把他趕去工作掙錢,養家糊口。

雖然爸爸還是不愛她,但是至少他去乾活之後,家裡就不再那麼缺錢了。

成長和之後的經曆告訴她,在普通的家庭裡,90%的矛盾都來自於錢。

有了錢,很多架自然就不需要吵了。

後來,她家裡還蓋起了樓房。

日子雖然和隔壁的林蜜家不能比,但是至少也不愁吃喝,不用時不時看到她爸媽兩人為了錢的事情吵起來。

這個吵,一般都是單方麵的她爸打她媽。

她媽就在那裡哭。

吳曉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十分不理解,她媽為什麼不反抗?

明明她們家,都是她媽在掙錢養家,在養她爸,但是她媽就是對她爸怕得不行。

吳曉後來發現,就她爸那個身材,她媽天天乾體力活,絕對能打得過他。

但是她從來不反抗,默默承受,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可憐的受氣包。

吳曉直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她的父母這種模式還是沒有結束 。

蔡小雲永遠一臉苦相,承受著來自丈夫的折磨。

吳曉看得很清楚,自從爺爺來了家裡之後,很多事情都不能在他的眼底下發生。

比如,打老婆,打女兒。

她記得很清楚,自從爺爺來到家裡後,她就再也沒有挨過她爸的打。

她一個小孩子都看懂了,但是她媽在未來的很多年,都看不懂。

吳曉逐漸長大,有些事情,她慢慢也就發現了,看懂了。

她爸沒在明麵上打人,不敢在她爺爺麵前動手,但是私底下,夫妻倆人關起門來,他還是會動手。

從拳打腳踢,變成了用掐用咬,專往衣服底下,外人沒法一眼看見的地方使勁。

吳曉當時知道的時候,整個人都震驚了。

她媽的腦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她爸對於她媽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就這樣的一個男人,她是怎麼能做到對人不離不舍的?

更加可怕的是,這個事情不止她知道,她們全家人其實都知道,她弟,她爺爺,所有人。

吳曉很不能理解,她為了這個事情,特地去問了她爺爺。

“為什麼不幫一下我媽?”

她鼓起了勇氣問,不是指責,隻是不解。

她的爺爺,為什麼不幫一下她媽,就像幫她那樣。

她的爺爺對於她的問題,絲毫不以為意。

“兩三歲的嬰兒,需要人喂她吃飯,三十歲的成年人,還需要喂飯嗎?這個年紀自己都不會吃飯,那就餓死得了。”

他仿佛是一個多麼冷酷無情的人。

但是吳曉覺得,她爺爺說得對。

她爺爺其實從來不曾“喂”過她們飯,她的爺爺會問她很多問題,然後讓她自己去想。

她爺爺除了保證了自己在他爸麵前的地位,趕她爸去上班,其餘的事情,他其實都不管,也什麼都不做。

人生所有的選擇,她的爺爺都任由他們自己做決定。

她爺爺對她說過最明白的一句話就是,無論是什麼事情想不明白,或者,什麼問題得不到答案,都可以去看書,然後很多事情,自己就會得到一個答案。

而在她成年之後,她爺爺又鼓勵她多出去看看,見不同的人,經曆不同的事。

山海大河,人間百態。

吳曉開始的時候確實不懂,但是她真的那麼做了。

她看了很多書,去過很多地方,很多年後,甚至這一輩子,都因此而受益。

她的人生並不順遂,但是因為她看得多,見得多,她的人生變得有了厚度,有了深度。

再麵對很多事情,她也不會再糾結於小小的一點情緒。

她記得,曾經她問過她的爺爺,她要怎麼做才能得到父母的喜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