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葉無坷帶著威衛三十六戰兵進書院整一個月的這天,又一支戰兵隊伍按照原定計劃到達長安。
一共四十八人,到長安之後就被兵部安排進了巡城兵馬司,在這經過簡短的集結之後,領取了最為精良的武器裝備,以及和戰兵完全不同的裝束之後,又迅速的離開長安,秘密前往北疆。
這些葉無坷並不知情,但他能想到要去疏勒必然不會隻有威衛這三十六人的隊伍保駕護航。
這支隊伍甚至都沒有去鴻臚寺,洪勝火是在兵部見到這些人的,由他親自布置了任務,並且製定了日期。
和這四十八人同一天到達長安的還有一支看起來尋常無奇的商隊,從江南來,運送一批錦緞到長安,這支商隊每年都要往來兩次,所以也不算什麼稀奇事。
如果非要說這支商隊和過去來往長安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這家商行的少東家親自押送以及車裡的某個不速之客。
說是少東家,其實也已經過了四十歲,衣著樸素,待人客氣,據說大順商行累財百萬,生意做到大江南北,可不管是這位少東家還是下邊的尋常夥計,從沒有一個看起來眼高過頂待人不善的。
車隊在長安城外停下來等著接受檢查,少東家楊乙承提前很早就下車來與一眾夥計一同等著。
輪到大順商行的車隊檢查的時候,他更是要求夥計們把所有貨物都提前開箱。
這樣的商人總是會討人喜歡,規矩且謙遜,而且早早做好準備還不必浪費時間,所以檢查的速度很快。
當值的戰兵查到第二輛馬車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異樣,於是去請示今日城門守。
長安城的城門守不是一個固定在誰身上的官職,而是輪值,今日帶隊的是誰,誰便是這座城門今日的城門守。
一般來說,領隊當值的都是校尉,按照大寧的軍製來說校尉正六品,可輪值城門守的職權就立刻大了起來。
就算是三品大員進出城門,也要規規矩矩接受城門守的檢查要求,讓你下車就下車,不然的話城門守有權直接將人羈押。
今日城門守是一個才三十歲左右的校尉,高高大大,魁梧且精神,為人剛直,性格方毅,也從不跋扈,待人待事一視同仁。
城門守戴答在走到那輛馬車旁邊往裡看了一眼後,饒是他經驗豐富也還是稍稍顯得有些驚訝。
車裡坐著一個僧人。
原本在中原大地上隨處可見的僧人,在大寧立國之後已經變得越來越少。
楚時候,禪宗昌盛到舉國之內有兩萬餘座廟宇,整個楚國的田地有將近六分之一都在寺廟手裡,且不必向朝廷繳納任何賦稅。
從楚末年各地戰亂頻發之後,大批的僧眾離開中原往西域或是北方遷移,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百姓和禪寺之間的矛盾爆發,大量的難民和各地的叛軍瘋狂衝擊禪寺,僧眾死傷慘重。
到大寧立國之後,各地的禪寺被仔細盤查,超出規格之外的田地一律清退,如此一來又有大批禪寺日漸冷落,沒幾年就徹底荒廢。
到大寧立國二十年後,各地的禪寺數量已經不及楚禪宗昌盛時候禪寺數量的百分之一。
也正是因為楚末年戰亂導致禪宗僧眾在中原死傷太大,導致西域禪宗宣布中斷與中原的往來。
所以,哪怕現如今大寧國力日漸昌盛,但禪宗也難以再回複往日模樣,就連長安都稀少見到僧人進出,尤其是這車裡的僧人......身穿白色袈裟。
戴答在長安已有十一年,在城門當值也有六年,就連他都是第一次見到這般裝束的僧人,但他馬上就反應過來這白色袈裟代表的是在禪宗的超然身份。
可是看這僧人麵相應該還不到三十歲,所以戴答一時之間又有些吃不準。
傳聞中,即便是在舊楚時候,一共也隻有三座寺廟的大德高僧能身披白色袈裟。
這三座寺廟依然存在,並沒有毀於戰亂,有人說是因為這三座寺廟中的修行者才是真正的僧人,他們在戰亂時期曾經救助過無數難民。
所以哪怕是在匪亂橫行死人無數的那段至暗時期,這三座禪寺也並沒有受到任何衝擊。
當然,這隻是傳聞,那場近乎於波及整個中原且綿延數十年的戰亂,沒有一座禪寺幸免於難。
而這三座禪寺也確實收容保護了不少無辜難民,時至今日在當地依然備受敬仰。
江南杭城自覺寺明覺禪師為保護百姓被亂匪活活燒死,大火焚燒過程中老禪師一言不發紋絲不動,於大火中雙手合十低聲誦禪的樣子,被後來者尊稱為禪音佛影。
棲山禪院開門接納所有百姓進寺廟避難,為了照顧生產的婦人而同意在寺廟內開葷。
報曉山寺當年為了掩護義軍,主持下令僧眾與義軍更換衣服,引走追兵,導致報曉山寺三百餘人活下來的不過三五個。
而這三座寺廟的大德高僧之所以能身披白色袈裟,也非什麼西域禪宗那爛陀寺特許,是當年楚國最後一個皇帝楊卓的旨意。
如今,白衣僧第一次出現在長安,城門守戴答都深感意外,也頗覺棘手。
似乎是看出他有些為難,白衣僧雙手遞給他兩樣東西。
“這是我的度牒戒牒,我隻是經過長安,隻停留兩三日,然後就要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