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兩個人沒有打擾易南平,直接替他做主了。
老易家的人,不管是誰,想要加入建築隊也可以,跟其他人一樣,從零做起,拿手藝說話。
想要折騰那些有的沒的,特彆是易滿倉那個人,對不起,你心思太多,還是彆加入了。
免得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好湯。
除了建築隊,易南平還簡單問了一下其他幾件事。
他得知群眾養殖場,村裡的養殖戶、種菜戶,姑姑的小商品批零店,肉墩大爺的鹵肉攤........
這些項目都一切正常,而且也已經逐步開始盈利。
還要特彆說明的是,老舅的養殖基地+農戶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已經初步走向了正規,第二個養殖基地——西山鄉馮堌堆村,在村長奎大爺的大力支持下,也終於開始了。
首批十幾戶的雞苗和豬苗,已經分發了下去,目前運行良好。
聽說,老舅已經跟奶奶的娘家人在對接,第三個養殖基地——梁村鄉張樓村,也談得差不多了,那個村的村長是奶奶的親侄子,配合力度也很大,再加上老舅給的條件很優厚,村裡的老百姓的,熱情很高。
相信不久的將來,養殖基地會持續增加,越來越多。
除了這幾件事兒以外,易南平還關注著另一個小事兒的發展。
那就是虎老大和小英子兄妹倆。
最近一直沒有見到她們,不知道兩兄妹過得怎麼樣了。
好在,家裡有老四這個活寶,他現在雖然沒辦法再讓小英子幫他寫作業,可還是能天天在一起上學,跟英子見麵的。
據老四帶過來的可靠信息,英子和虎老大的野菜生意,已經因為時令的過去,停止了。
不過,這小姑娘在最近,又發現了一個好項目。
那就是往年夏日,天天在樹上鳴叫的蟬兒,居然在農村有很多孩子在尋摸。
聽說,這玩意在開陽農村,叫知了,有的人也叫它知了龜。
那些村裡的小娃娃,三五成群的,他們晚上悄悄出發,在村子裡的樹林子裡簡單一找,就能摸上幾十個。
他們回到家以後,用涼水把知了龜泡上,它就停止了生長,也不再蛻皮了。
等第二天早上,讓家裡大人做飯的時候,煮一煮,就是一道可口的肉菜。
那玩意,滿滿的都是蛋白質,可補身子了。
要是家裡有條件的話,再用油炸一炸,焦香撲鼻,香氣宜人,比豬肉吃起來還得勁。
老美了。
在易南平的老舅家,也就是虎老大的師父家,吃過一次之後,小英子果斷出手,當天晚上,就用賣野菜所得的錢,在村裡的小孩子們那裡,收購了很多知了龜。
第二天早上,帶到縣城的四大廠家屬院,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換成了錢。
利潤雖然不大,但相對於野菜而言,還是強多了。
小英子越乾越有勁,等知了的季節快要過去的時候,聽易老四說,她們兄妹倆居然攢的錢都已經好幾百了。
不僅僅解決了生活問題,還用所得資金,把他們家的小院子修了修,又添置了一些必要的家具,看起來日子好過多了。
聽到這裡,易南平不由得暗自感歎,上輩子能乾好的那些人啊,看來智商都不低,這輩子即便不用自己伸手,人家也能把生活好好地過下去。
自己終於不用再瞎操心了。